宪台通纪
书名。元监察机构典章制度汇编。元监察御史赵承禧编纂。24卷。顺帝至元二年(1336)成书。主要记载世祖至元五年(1268)至顺帝至元二年(1336)御史台建官定制,司属沿革,员额损益及有关诏敕,对元朝政治情况、人民生活、民族关系、阶级斗争等亦有所反映,是研究元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史料。原书早佚。《永乐大典》“台”字韵中尚存此书一卷,记御史台事75项,前有序文。有单行影印本及中华书局辑印《永乐大典》本。
书名。元监察机构典章制度汇编。元监察御史赵承禧编纂。24卷。顺帝至元二年(1336)成书。主要记载世祖至元五年(1268)至顺帝至元二年(1336)御史台建官定制,司属沿革,员额损益及有关诏敕,对元朝政治情况、人民生活、民族关系、阶级斗争等亦有所反映,是研究元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史料。原书早佚。《永乐大典》“台”字韵中尚存此书一卷,记御史台事75项,前有序文。有单行影印本及中华书局辑印《永乐大典》本。
见“萧匹敌”(1992页)。
我国傈僳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由缅甸克伦族传教士塞耶巴多于1912—1914年间创制,后来英国传教士富富塞(J·O·Frezer)进一步完善了它。采用正反、颠倒的大写拉丁字母表示30个辅音和10个元音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易□”,中书位六大之一。位在第四。
藏语又称红布,意为“管家”。明末西藏地方政府及四世达赖加封给土族地区部落头人的职衔。明万历三十年(1602),青海互助土族地区13个头人进藏觐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四世达赖分别授以土官,其中一人被封为此
解放前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城镇手工业行业宗教首领。负责于集会上带领同行手工业者祈祷,并在一年一度的盛大集会上给大家解读《行书》。因《行书》中部分是用阿拉伯文写的,除宗教职业者外,少有人认识。
官名。三国魏咸熙元年(264)始置。司马昭以山涛为此官镇邺(今河北临漳县)。唐开元中各节度使府皆置此官,掌军政,权任甚重。宋代党项夏州定难军节度使府设此官。雍熙二年(985)李继迁占银州,预署官职时仍
参见“里”(1080页)。
藏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部分居民的自称。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察隅河上游及桑河下游。约700多人(1976)。讲自己的土话,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与僜人格曼话大致相同。按村落聚居,内部通婚。疾病丧葬时皆杀牲送鬼。
明代文学家、诗人。字云客,号阆仙。云南寻甸府(今寻甸县)人。回族。幼承家教,文雅蕴籍,有幽人墨士之风。能文善诗。崇祯十一年(1638)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昆明时,与之过从甚密,曾出诗集以请订正。著有《
西夏军队职官。分步、马两处。在行主之下,权正首领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