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初为察合台封地。元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划分诸子封地,察合台领有西辽旧地,14世纪初合并窝阔台封地后,遂兼有天山南北路及阿母河以东地方。最盛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卜泊,西及阿母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察合台牙帐设于阿里麻力(今新疆霍城东北)附近虎牙思。境内居民以农业为主,部分地区兼营牧业。察合台曾孙※八剌为汗时,于至元六年(1269)与窝阔台系后王※海都在答剌速河畔举行大聚会,划分了各自在中亚的势力范围。后八剌为扩大势力范围,曾渡阿母河攻入呼罗珊,为伊儿汗阿八哈击败。八剌子※笃哇继承汗位后,追随海都,同元朝长期为敌,屡与元军争战,不断攻掠畏兀儿地区,终世祖忽必烈一朝未断,直至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始被迫向元朝请和,“通一家之好”,重新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与元军共同击败海都子※察八儿,尽收海都生前所占察合台封地。武宗至大三年(1310),笃哇子※怯伯再破察八儿,兼并窝阔台汗国大部分领地。怯伯为汗时(1320—1327),汗国统治中心逐渐西移。自至正六年(1346)合赞算端汗被杀后,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部于明洪武三年(1370)为帖木儿帝国所灭。东部在※秃黑鲁帖木儿任东察合台汗(又称别失八里王)时(1347或1348—1363),力图恢复对河中地区的统治权,自至正二十年(1360)起,不断对河中用兵。在攻下撒麻耳罕(前苏联撒马尔干)后,派其子也里牙思火者为河中总督,留驻其地。察合台汗国暂时恢复统一。1362 (作1363)年,秃黑鲁帖木儿死后,各地大乱。巴鲁剌氏贵族帖木儿乘机在中亚起兵,河中又脱离对东部察合台后王的隶属关系,演变为帖木儿帝国。秃黑鲁帖木儿的后裔以别失八里为中心,仍保有东察合台汗国。后陷于纷乱,逐步消亡。

附:察合台汗国世系

※也速蒙哥卒后,1252—1260由合刺旭烈兀妃兀鲁忽乃监国。

猜你喜欢

  • 张元

    ?—1044西夏大臣,名源。本宋朝华州华阴人。有才气,累举不第而投西夏李元昊为谋士。官大太师、中书令。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四月,升国相。为李元昊献策,联结契丹,夹击宋朝。曾随李元昊参加宋夏好

  • 石藏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同德县。清乾隆三十年(1765),在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支持下,由一世藏班智达及其弟朵科尔四世罗桑丹增嘉措共建。设有显宗学院,采用色拉寺吉宗教程,属色拉寺系统。四十四年(1779),

  • 岁除仪

    契丹皇族祭俗。除夕时,使者及夷离毕奉敕率执事郎君至皇帝殿前,于炉内撒盐及羊膏,以助火势,巫及大巫依次祝祷火神,皇帝面火而拜。初期,为皇帝躬身亲拜,至辽代后期辽道宗时,始命夷离毕代拜。

  • 称海

    见“镇海”(2509页)。

  • 归绥新军起义

    1911年归绥新军响应辛亥革命发动的起义。辛亥革命时期,各省新军纷纷起义,同盟会蒙古族会员云享等在归绥(今呼和浩特)新军中广泛进行宣传活动,新军统领周维藩在同盟会员的的宣传鼓动下,于11月9日12时,

  • 刘阏陋头

    晋代铁弗匈奴首领。又作刘阏头。※刘虎子,※刘务桓弟。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正月,兄卒,嗣位,密谋举兵反代。二月,闻代王拓跋什翼犍引兵西巡,惧,受招谕归降。升平二年(358),因部众多叛离,惧而东

  • 詹山

    东汉武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武陵郡(今湖南西部,四川、湖北、贵州部分地区)蛮人。桓帝元嘉元年(151),率领武陵辰阳(今湖南辰溪、麻阳一带)、零陵都梁(今湖南武冈)等地各族人民起兵,反对官府苛敛。聚

  • 盐泊州都督府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设置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二年(657)左右以胡禄屋部(又作胡禄屋阙)置。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辖地位于今新疆乌苏和阿雅尔淖尔一带。隶北庭都护府管辖。

  • 胡沙

    见“完颜承裕”(1159页)。

  • 色埒河卫

    见“薛列河卫”(25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