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木多

察木多

地名。即今昌都。位于澜沧江上游,昂曲、杂曲两河会合处,为往来康藏间必经之路。东北与德格界,东接乍丫,西至丹达山与拉里界,南连察隅。水草肥美,气候温和。古为康或喀木区,唐为吐蕃所据,元朝置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帅府。明设朵甘都指挥使司,明末受青海蒙古固始汗统治。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进藏始归附,封僧人帕巴拉为正呼图克图,驻江巴林寺,副呼图克图驻八宿。辖大小寺院50余座,设商卓特巴管理百姓。雍正四年(1726),会勘划界,宁静山以西察木多等部归西藏。六年(1728),遣使入贡。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军入藏,于此设游击、千总、把总、外委各1名,专司巡缉防务,并贮储军饷,设塘汛。光绪二十九年(1903),驻藏帮办大臣移住于此。宣统元年(1909),驻藏大臣联豫奏准,该地划归边务大臣管理。次年,改土归流,设理事官。民国元年(1912)改昌都府,次年改县。1918年西藏噶厦政府于此设“多麦基巧”,派总管官员,其余宗本等官员由该地呼图克图委派,向噶厦政府支差纳税。现为西藏自治区辖区之一,领13县。

猜你喜欢

  • 两林部落

    古部落名。乌蛮的一支。与※勿邓、※丰琶又合称※“东蛮”。唐时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境。所属有十低三姓、阿屯三姓、亏望三姓。首领称“都大鬼主”。贞元(785—804)中,都大鬼主※苴那时

  • 阿沙不花

    1263—1309元朝大臣。康里人。康国王牙牙之子。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入宿卫,赐以田土人户,家兴和之天成(今山西天镇)。以谨守臣职,受命掌门卫。二十四年,乃颜叛,奉命说服东道诸王纳牙勿从叛,

  • 退浑

    吐谷浑之别称。见“吐谷浑” (766页)。

  • 阿济纳河卫

    见“阿的讷河卫”(1236页)。

  • 甘麻剌

    1263—1302元朝宗王。又译甘不剌。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孙,※真金太子长子。幼育于祖母察必皇后处,日侍世祖,深受教诲。至元中,奉命出镇北边,常戒饬部下勿扰民众,甚受汗嘉奖。二十七年(129

  • 绥远反帝大同盟

    河北省反帝大同盟会领导下的绥远地区群众反帝抗日的秘密组织。1932年4月共产党员杜如新、苏谦益奉命在归绥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组织建立。盟址设于城北公主府南大仙庙。通过在各校开展读书会活动,宣传抗日

  • 兀泷古河

    见“龙骨河”(497页)。

  • 年羹尧

    ?—1726清朝大臣。字亮工。号双峰。汉军镶黄旗人。湖北巡抚遐龄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举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历充四川、广东乡试考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 四十八年(1709),擢四川巡抚。五

  • 黄羝羌

    ※西羌的一支。又作黄祗羌、黄石羌。原居青海湟水流域。西汉元康三年(前63),参加西羌起义,与先零、罕开等羌反抗汉朝的压迫。为汉将赵充国镇压,部众数千人降,隶属汉金城属国。东汉初,一支出现于武威南山,被

  • 达摩笈多

    ?—619隋代佛教译经师。译意“法密”。南印度罗啰国人。刹帝利种姓。俗姓弊耶伽罗。23岁出家。25岁受具足戒。开皇十年(590),奉命经西域各国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译经,住大兴善寺。至大业末年(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