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寺洼文化

寺洼文化

新石器晚期文化类型的一种。又因其遗物中有青铜器或测定年代为商末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近来考古学界又将其划入青铜时代文化的一种。以首先出土于甘肃临洮城南约20公里的寺洼山而得名。遗址堆积在马家窑文化层之上,故晚于马家窑文化。分布范围主要在陇东南洮河流域,向东延伸至陕西凤县,向西达湟水流域。陶器以马鞍形口双耳罐为主要特征。典型的质料、工艺,是陶土中羼杂研碎的陶末,手工制做,底部由内面塞进。色彩有砖红、灰黑等,质地粗糙。有石制、陶制弹丸和谷物的印痕,证明已进入狩猎业、牧业和农业并存的阶段。和马家窑、齐家、半山、辛店、卡约、上孙家文化有一定联系,但有明显特点。墓葬中出现火葬,将骨灰盛于陶器中埋葬。专家认为其分布地区也与先秦时期氐、羌的居地大致相符,火葬习俗行于氐羌民族中,推测文化的主人与氐羌关系密切。

猜你喜欢

  • 博诺

    见“盆奴里国”(1706页)。

  • 钦差镇守辽东太监

    明代官名。永乐年间(1403—1424)始置。明朝派遣镇守辽东地方之内臣。与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及赞襄军务的都御史或提督,同为镇守辽东重臣。职司主要为监军,亦监察其他民政诸事及安抚各族。衙门为镇守太监府

  • 腹里

    元代对中书省直辖地区的别称,含“腹心之地”的意思。辖路29、州8、属府3、属州91、属县346。包括今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元代一般以路领州、领县,而腹里则有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者,其

  • 布扬古

    见“布扬骨”(464页)。

  • 苏兰奇

    清代新疆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冲巴噶什部首领。一译苏兰齐。崇信伊斯兰教白山派。祖阿瓦勒、父博硕辉均获清廷册封。父死,受命袭位。赐三品顶翎。嘉庆二十年(1815),因征讨孜牙墩有功,并拿获图尔第迈莫特婿

  • 钟根

    明代蒙古汗、济农、王等大贵族之妻的尊称。又译钟金、钟锦、中根、竹根、中爱等。源于汉语“正宫”或“中宫”,发音相近且含义类似。多与哈屯(王后)连用,称“钟根哈屯”。如俺答汗的夫人※三娘子尊称为诺延出钟根

  • 清太宗

    即“皇太极”(1700页)。

  • 吉里亚克

    见“费雅克”(1771页)。

  • 甘丹墀巴

    藏传佛教(喇嘛教)僧职名。藏语音译,意为“甘丹寺座主”或“日丹住持”(方丈),又称“甘丹法王”,蒙古语作“噶勒锡呼图”。高僧宗喀巴在甘丹寺法座继承者的专称。在格鲁派(黄教)中其地位仅次于达赖喇嘛和班禅

  • 独活部

    契丹部落名。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8部为10州,以独活部为无逢州,以该部※辱纥主(部落首领)为刺史以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