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尚白

尚白

蒙古族传统习俗。自古以来,居住在大漠南北的蒙古族,与白色有不解之缘,以游牧为业,牧放白色的羊群,食用白色的奶和奶制品,住白色的毡帐,穿白色的羊皮袄,使他们对白色产生亲切敬爱之感,以白色为圣洁、高贵、吉庆、丰富的象征,故素来崇尚白色。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时,立起“九斿白纛”,令氏族长老(别乞)穿白衣骑白马。从元朝开始,蒙古族称岁首为“白月”。贵族自称为“查干牙孙”(白色氏族)。宫廷在重要年节和庆典都穿白衣、白靴。贵族死后,用白色腰带、靴、袜装殓。皇室的马群都是精选的白马。重大节日用的马奶酒均需以白骒马奶酿制,命各部进献白马、白驼,指令南方邻国进贡白象。明代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至青海仰华寺迎接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时,穿白衣骑白马,象征沐浴佛教之光,并对佛教的敬重。嘉靖二十五年(1546),俺答汗为表明与明朝建立通贡互市的诚意,特准备向明朝进贡“白骆驼九头、白马九匹、白牛九只”,为蒙古族最崇高的礼仪。清代,蒙古各部每年要向清廷进献白驼、白马组成的“九白之贡”。蒙古萨满跳神、祭祀时也往往穿白衣、舞白鼓。成吉思汗卒后,建立八座白色毡帐作灵堂,称“八白室”,每年举行祭典时,都要刑白驼、白马,以示隆重。他们称呼心地善良的人为“白人”,“象奶一样洁白的心肠”。历来把“白食”(奶制品)作为高贵的食品,招待尊贵的客人,以白食祝行人一路平安。长辈以洁白的鲜奶向过生日、结婚的儿孙晚辈祝福。禁止将奶抛洒在地。人们以洁白的哈达献给长辈和贵宾,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猜你喜欢

  • 武陵蛮

    又称※五溪蛮。汉至宋代武陵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分布在武陵郡而得名。古※九黎、※三苗部落后裔,一说※槃瓠蛮后裔。分布在今湖南沅江流域、澧水流域和洞庭湖西北部以及与湖南相邻的黔、鄂、桂部分地区。春秋战国

  • 四獒

    又作“四狗”。蒙古语称“朵儿边·那孩思”。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开国功臣者勒蔑、忽必来、哲别、速不台的共称。成吉思汗赞誉其四人“如猛狗一般,凡教去处,将坚石撞碎,崖子冲破,深水横断”,故有是称。凡临阵,四人

  • 巴木巴尔

    ?—1774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阿玉奇汗弟纳扎尔玛穆特之曾孙,※渥巴锡族弟。初随父兄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其祖父乌巴什多尔济曾于雍正九年(1731)遣使赴西藏礼佛。乾隆三十五年(

  • 陇木长官司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洪武七年(1374)置。司治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东北陇木头。其长官陇木人,杨姓。官职世袭。辖玉亭、神溪等12寨。嘉靖间(1522—1566),长官使杨翱随总兵何卿征白草羌有

  • 高琳

    497—572西魏、北周将领。字季珉。先世为高句丽人。高氏。北魏孝明帝正光(520—525)初,任卫府都督。随军讨邢杲,破梁将陈庆之,以功转统军。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论功最大,拜宁朔将军、奉车都尉。

  • 珠摩

    拉祐语音译,意为“最大的官”,旧时云南省双江县拉祜族地区带有封建领主性质的部落头人和军事首领。在辖区内每年每户一人自备口粮为其无偿服劳役,如开田、犁田、插秧、中耕、收割等等,因路远或其他原因服役困难者

  • 撒只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州源流考》作色珠伦河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人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与喜乐温河等十一卫同时设立。

  • 鹘鲁补

    即“独吉义”(1709页)。

  • 建州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二年(1404)冬,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受明招抚。三年九月,随明使王教化的等入朝京师,十一月(一说作十年或十四年),明从建州卫析置建州左卫,以其为都指挥使。以屡入京朝贡

  • 慕容策

    386—398十六国时期后燕太子。字道符。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后燕国君※慕容垂之孙,※慕容宝少子。封濮阳公。后燕永康元年(396),父慕容宝嗣位后,背慕容垂临终遣诏,舍庶子慕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