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尼扒

尼扒

傈僳语音译,意为“能与鬼相通的人。”旧时傈僳族男巫师。主要从事占卜打卦,主持祭祀。行祭时身穿长衫,头戴拥有两只大山羊角的斗笠,背挎一把盖有毛毡或布的长刀,手舞一根长竹竿;根据“精灵”和“鬼”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唱各种祭祀歌。据说其能见鬼怪,能祭一切鬼(尼),能用咒语驱鬼或杀鬼,有的还会杀魂,致人于死命。因而社会地位较另一种巫师※“尼古扒”为高。一般每个村寨有一至二人,不完全脱离生产劳动,行祭时有一定经济收入。多为父子相传,亦有村社头人兼充者。

猜你喜欢

  • 色埒河卫

    见“薛列河卫”(2543页)。

  • 撒吉剌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月祖伯辖境中。冯承钧《西域地名》:此名为希腊语,即今克里米亚半岛之古名。

  • 归顺州

    唐代纳抚※契丹所置州名。原为※弹汗州,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窟哥率众附唐,唐以※纥便部而置是州,隶※松漠都督府。唐玄宗开元四年(716),更为归顺州(一说析其中部分新为

  • 东夏

    金末元初女真族在东北建立的割据政权。初名大真,后改称东夏。贞祐三年(1215)十月,蒲鲜万奴建国号大真,改元天泰。首都初在东京(今辽宁辽阳),后迁上京(又名开元,即今绥芬河下游之双城子)。另有陪都南京

  • 鄂齐尔图车臣汗

    见“鄂齐尔图汗”(2054页)。

  • 凉山彝族家支制度

    旧时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以父系血缘集团进行统治和自保的制度。大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没有出现统一的、完整的政权组织机构,诺伙(汉称黑彝)家支担当其职能。家支虽残存着氏族组织的外型和某些特点,但实质上已蜕变成奴

  • 撒合夷

    即“撒合亦惕”(2494页)。

  • 罗午

    见“罗武”(1415页)。

  • 萨班·公哥监藏班藏卜

    1182—1251乌思藏著名高僧。藏传佛教萨迦教派萨斯迦五祖之第四祖。出身于藏地区萨斯迦款氏家庭。原名班丹顿朱,幼从师受戒,出家学法,改名公哥监藏(又作贡噶坚赞)。宋嘉泰四年(藏历木鼠年,1204),

  • 汉兴

    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中宗昭文帝李寿年号。公元338—343年,凡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