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席力图召

席力图召

呼和浩特十五大寺庙之一。亦称舍利(力)图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石头巷。明万历间(1573—1620)蒙古土默特部首领僧格始建。该寺第一世活佛希迪图噶卜楚曾将藏文《般若经》译成蒙文,甚受第三世达赖喇嘛重视,并为第四世达赖喇嘛经师,万历三十年(1602)护送四世达赖喇嘛返藏坐床,传说他坐过达赖的法座。藏语称“法座”为“席力图”,故在归后改寺名为“席力图召”。清入关前后,与清政权关系密切。康熙帝征准噶尔,两次途经归化城,第二次赐寺名为“延寿寺”。雍正十二年(1734),该寺五世活佛被授为归化掌印札萨克达喇嘛,掌本地区黄教大权。历经修缮和扩建,由原来面阔、进深仅三间的小庙,渐次扩大为五进,有侧殿、仓房、碑亭、钟鼓楼及山门前的木牌楼等。碑亭内立有康熙时平定准噶尔之乱的纪功碑,碑文用满、汉、蒙、藏4种文字刊刻,其中叙及该寺在平叛中的功绩。

猜你喜欢

  • 旅獒州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乌拉揭国摩竭城(约位于今阿富汗格吉城地区)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瑞诰

    清代数学家。满洲正黄旗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字凤纶。官广东盐运司。著有《筹算浅说》。

  • 伊修城

    见“伊循城”(806页)。

  • 内婚制

    亦称“族内婚”。一种只能在一定社会集团内缔结婚姻关系的制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不断演化残存至现代。族内婚通常指部落内婚。血缘家庭阶段,男女在群体内按一定的血缘和规范婚媾。氏族制时期通行氏族外婚,部

  • 葛称河卫

    见“葛称哥卫”(2184页)。

  • 乌野

    即“纳合椿年”(1272页)。

  • 完颜婆卢火

    ?—1138金初将领。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人。女真族。完颜氏。安帝拔海五代孙。辽天庆四年(1114),从阿骨打伐辽,奉命征召迪古乃兵,失期,被杖。后助娄室、银术哥攻黄龙府。奉穆宗盈歌命讨直攧里部辞勒罕

  • 札忽惕

    ①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札惕、察惕、察哈、爪忽都。※札剌儿部分支之一。该部世为铁木真(成吉思汗)祖辈奴仆。后随从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建立蒙古国,多立战功。成吉思汗属下“四杰之一”※木华黎国王、蒙哥汗

  • 信苴庆

    即“段庆”(1693页)。

  • 阿济格

    1605—1651清初重要宗室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初封台吉。后金天命六年(1621),随侍努尔哈赤参加辽沈大战,传布军令。十年(1625),从征察哈尔部、巴林部、扎鲁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