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幽州之战

幽州之战

①五代后梁乾化年间,河东晋王李存勖(沙陀人)攻幽州灭大燕之战。幽州(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为河北藩镇割据地区之一。后梁开平元年(907),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子刘守光杀兄囚父占据幽州后,自恃兵强地险,欲称雄河北。先胁迫成德、义武等六镇推其为盟主,继又求得后梁太祖朱温(朱全忠)授其为河北道采访使。乾化元年(911),他囚杀谏臣,一意孤行,称帝改元,国号大燕。十一月,发兵2万进攻义武镇所属容城(今河北容城西北)。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向晋王李存勖告急求援,晋与燕接垠,李存勖深感刘守光向四周扩展实为心腹之患,遂采纳诸将先取幽州后攻梁的建议,即派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领兵救援。二年正月,周德威率军3万,东出飞孤(今河北涞源),至易水(今河北易县境),与成德镇将王德明、义武镇将程岩会合。三镇兵攻下燕之祁沟关(今河北涿县西南),围涿州,乘胜直抵幽州城下。守光率众固守,并向后梁太祖朱温求援。二月,朱温亲率号称50万之军北上救燕,以雪柏乡战败之耻。三月,攻下枣强城,无问老幼皆杀之,流血盈城。途至��县(今河北景县),遭晋将李存审军袭击,部众惊慌溃乱,朱温烧营夜遁,羞愤成疾,撤军南返,后病重,被子朱友珪部下杀于洛阳寝殿。梁内部变乱,无暇北顾,燕失南援。晋周德威以部分兵力围攻幽州,又令诸将分路进攻燕之州县,以断幽州外援。在龙头冈(羊头冈,在今北京东南)大败出击之燕将单廷珪,斩首3000级。晋军在幽州外围连战皆捷,拔燕顺州、安远军,收降蓟州将成行言等。至三年(913)三月,晋军占领燕大部分州县。刘守光命大将元行钦率骑兵7000人,牧马于山北,募山北兵以接应契丹援军,又以高行珪为武州刺史作外援。晋军先后攻下山后8军,复攻武州(今河北宣化),迫使高行珪、元行钦相继败降,又攻儒州(今北京延庆)、平州(今河北卢龙)等地,孤立幽州。四月,晋军进逼幽州南门,刘守光致书请和。五月后,晋军先后攻取营州、莫州、瀛州。九月,守光引兵夜出,复取顺州,十月,又率众5000夜出欲入檀州,遭周德威截击,仅以百余骑逃回幽州城内。求援于契丹未果,再向周德威请降,表示待晋王至即开门听命。十一月,李存勖亲至城下,刘守光又借故推托。李存勖遂督诸军攻破幽州城,俘刘仁恭等。刘守光携妻子潜逃,不久被擒,燕亡。次年,刘仁恭、刘守光父子相继被杀。 ②契丹王朝建国初与中原王朝的一次战役。916年,契丹开国后即引兵南下攻晋,连下朔、武、妫、蔚、新州后,乘胜进围幽州(今北京),次年三月,开始攻城,史称:“是时言契丹者,或云五十万,或云百万,渔阳以北,山谷之间,毡车毳幕,羊马弥漫。”(《旧五代史》卷28)战斗异常激烈,契丹纳汉人卢文进之法,掘地道,起土山,四面猛攻。城中坚持防守,下穴地燃膏,上熔铁汁浇洒,日死千计,攻城不下。四月,晋遣李嗣源、李存审、阎宝等救援。嗣源自易州北行,逾大房岭,循涧而东,距幽州60里,遇契丹兵。一军在山上,一军行涧下,至谷口,契丹军阻其前,嗣源以百骑先进,三入阵中,斩酋长1人,契丹军始却。存审命步兵伐木为鹿角,人持1枝,止则成寨,待契丹军至,寨中发万弩射之,人马死伤遍野。行至幽州附近,存审将羸兵曳柴燃草而进,烟尘迷天,契丹莫测多少,后军遂鼓噪合战,契丹军大败,北遁,弃车帐铠仗满野,晋兵追之,俘斩万计。幽州保卫战阻止了契丹南下的攻势,逼其回军,以后再亦无力攻下幽州。

猜你喜欢

  • 蕃礼

    又称蕃仪。西夏党项族的礼仪风习。景宗认为“蕃俗以忠实为先,战斗为务”,不从宋制,改以是礼。祭祀燕享时改九拜为三拜,革五音为一音。毅宗于奲都五年(1061)向宋仁宗上表,要求改行汉礼。惠宗时太后梁氏专权

  • 左江革命军事委员会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壮族地区建立的工农民主政权。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成功后宣布成立。为左江地区最高革命政权机构,由王逸(汉族)任主席,俞作豫(汉族)、张兆梅(壮族)、周和平(

  • 耶律挞不也

    ①(?—1077)辽道宗朝大臣。名又作塔不也、达不也。字撒班。契丹族。皇族季父房之后,林牙耶律高家子。清宁年间,补牌印郎君,累迁永兴宫使。九年(1063)八月,参预平定重元之乱,以功知点检司事,赐平乱

  • 勐龙傣族反土司斗争

    1913年,云南西双版纳勐龙傣族人民不堪土司压迫剥削,在岩宰领导下揭竿起义,参加斗争者达3000人,攻破勐龙城,将土司驱逐出境。岩宰等打开土司谷仓,将粮食发放给农民。土司逃匿于森林,遣人向思普沿边行政

  • 兀纳

    见“萧兀纳”(1992页)。

  • 朵甘丹招讨司

    明代藏区土司机构名。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置。辖地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境。其地与明廷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贡使每年赴京贡马及方物,获回赐如例。其官员依明土官袭替成例承袭。

  • 绰尔门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喀尔诺特氏。世居察哈尔地方。原系察哈尔汗之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亡后,率众430人来归,授一等梅勒章京世职。崇德六年(1641),随清军围明锦州,败明经略洪

  • 草苗

    苗族之俗称。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与※老苗为不同支系。男束发,女挽髻,男衣左衽,女衣对襟,短裙,赤足。头饰银簪、项圈等。妇女用兜肚,与※黑苗同,讲黔东方言。相传与老苗移入广西时间不同,晚于老苗。

  • 琼恰衣

    乌兹别克族婚俗之一。意谓正式订婚期。一般在办结婚仪式前一段时间举行。依照习惯,通常由女性办理。当天,男方母亲要端着一个用“达斯特汗”(类似餐巾)包着的托盘,带一只大绵羊,在女性亲友陪同下送往女家,并在

  • 主首

    金、元村社吏役。金代农村中乡置里正,村设主首。300户以上村社设4人,200户以上设3人,50户以上设2人,50户以下设1人,协助里正禁察非法之事。元代农村一般分置乡、都二级,乡设里正,都设主首,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