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庞士谦

庞士谦

1900—1958

近代伊斯兰教学者、教育家。字益吾,经名穆罕默德·特瓦托尔。河南孟县桑坡村人。回族。幼习阿拉伯文、汉文。青年时代先后到河南洛阳、许昌、沁阳、山西晋城、甘肃张家川等地从虎延璋、马自成等著名阿訇学习阿拉伯文和伊斯兰经典。1922年在沁阳汪街清真寺马连三阿訇门下学成结业,受聘为郑州清平里清真寺阿訇,并教授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次年回乡创办“经汉小学校”。后到山西晋城崇实学校任教。1926年返郑州,与友人共同筹建“研究社”,开办成人研究班、妇女讲演会,研讨伊斯兰教和回族回题,并附设经汉小学,培养回族子弟。1930年任北平(今北京)成达师范学校训育主任,兼授阿拉伯文,开始研究和著译工作。在《禹贡》半月刊发表《中国回教寺院教育之沿革及课本》等有影响的著作。1937年受成达师范学校委托筹组“中国法鲁克留埃学生团”并任团长。1938年3月抵达开罗,入爱资哈尔大学攻读,并利用机会宣传中国抗日战争。1939年与马坚等留埃学生组成“中国回教朝觐团”赴麦加与华北日伪政权的朝觐团进行斗争,散发《告世界回教教胞书》,争取各国穆斯林的同情和支持。1940年授聘担任埃及法鲁克的东方事务顾问,兼爱资哈尔大学中国文化讲座讲师,1941年又任该校中国学生部部长。此间,用阿拉伯文撰写《中国与回教》一书,在开罗出版。1946年底率留埃学生团回国,1947初至北平解放,任北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开设阿拉伯文课。1947年同马松亭、艾宜栽等共同创办“北平回教经学院”和“月华文化报务社”、复刊《月华》杂志、创办《月华周服》,任两刊主编。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回民学院任教。1953年与包尔汉、达浦生、马坚等共同发起创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次年成立,被选为常务委员。1955年受聘于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任教。后病逝于北京。代表作有《埃及九年》、《回教法学史》、《回教认识上的派别》、《和平之使命》等。

猜你喜欢

  • 苫彻

    蒙古国及元朝将领。钦察人。初事窝阔台汗,任阿黑塔臣(司牧马)。后从攻凤翔、潼关,随大将速不台攻汴京(今开封),破蔡州,从皇子阔出攻枣阳,从宗王口温不花取光州,升百户,赐号“拔都儿”,故称苫彻拔都儿。宪

  • 七角井细石器遗址

    位于今新疆哈密县七角井盆地七角井村东600米处。范围约6000平方米,各种典型细石器与石核石器、石片石器共存。未见陶器。从石核、细石叶和以细石叶加工成的镞、钻形制看,与我国华北地区所出同类器物大致相同

  • 耶律羽之

    辽代前期大臣。字寅底哂,小字兀里。契丹族。夷离堇※耶律偶思子,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族弟。史载其性豪爽,聪慧嗜学,能通诸部语言。太祖经营之初,多预军谋。天显元年(926),契丹亡渤海,改东丹国,受任东丹

  • 渥集部

    见“窝集部”(2297页)。

  • 后晋宪祖

    见“臬捩鸡”(1890页)。

  • 马注

    1640—1711清初伊斯兰教学者。字文炳,号仲修。云南永昌(今保山)人。回族。元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十五世孙。幼家贫,年15始业文章。南明永历十一年(1657),永历帝在云南建国,以经济之才被

  • 教场演武厅碑

    碑铭。《西藏图考》题此刻石为《巡边记》。清乾隆六十年(1795)由钦差驻藏大臣松筠、和宁撰文,刻碑,立于江孜教场。立碑缘起系鉴于廓尔喀军入侵时,汉、藏官兵不识敌军来攻路线中之曲多江巩、彭错岭两地为可战

  • 尼满卫

    见“亦蛮卫”(872页)。

  • 统墓店站

    元代驿站名。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西路驿道与中路驿道的分道处所设之站。由怀来西行,过狼居西山(今狼山)至此,即今土木堡镇,亦称统墓,因店北旧有统军墓而得名。驿路至此折向北,

  • 麻魁

    西夏女兵名。党项羌妇女强悍好斗,常参预部族间的复仇。结仇者因力小不能复者,集邻族妇人,享以牛羊酒食,趋仇家纵火,焚其庐舍。夏俗敌女兵不祥,辄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