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归化城土默特

归化城土默特

蒙古部名。也称西土默特。明代,为达延汗六万户之一,属右翼,由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执掌。其子明顺义王俺答汗兴建归化城(今呼和浩特),领土默特部。天聪六年(1632),后金征察哈尔至归化城,俺答汗后裔俄木布为避察哈尔林丹汗侵扰,率众归清,称归化城土默特。九年(1635),称西土默特格根汗,谋叛,并阴与明通,事泄,被执,收其顺义王印。崇德元年(1636),一部编为左、右两旗,为内属蒙古,不设札萨克,以古禄格为左翼都统,杭高为右翼都统,属绥远将军统辖。地位与京师内八旗蒙古相等,而与察哈尔稍异。乾隆二十一年(1756),左翼台吉喇嘛札布因功封辅国公,授札萨克,增设一旗,隶乌兰察布盟。二十五年(1760),以久不入觐罪,削札萨克,撤所增设的一旗。

猜你喜欢

  • 白鹤山抗英斗争

    清代傣族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的斗争。清光绪十六年(1890),英侵略者以“勘探队”为名,从缅甸分两路侵入中国国境。北路沿萨尔温江入尖高山,企图窜入云南省德宏地区;南路由斯格德率领,经澜沧、西盟抵

  • 觉罗吉庆

    ?—1801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江宁将军万福之子。由官学生补内阁中书,迁侍读,历御史。乾隆五十年(1785),擢镶白旗蒙古副都统,累迁兵部侍郎。奉命赴山东、湖南、湖北、河南审定刑狱,均称旨,调户部

  • 郑和墓

    在南京中华门外牛首山南麓。初建于明宣德(1426—1435)年间。为纪念著名航海家郑和而修。因郑和本姓马,故俗称“马回回墓”。据考郑和病卒于古里(今西印度的卡利卡特),赐葬南京,此地或为其衣冠冢。墓建

  • 颉跌利施大单于

    见“默啜”(2551页)。

  • 明善

    见“明禅”(1404页)。

  • 西夜

    西域古国名。又作漂沙。王号“子合王”。王治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南阿克河河谷地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50,口4000,兵1000。居民从事游牧,“随畜逐水草往来”。地生白草,剧

  • 会社制度

    清代在甘肃河州(今临夏)回、东乡、撒拉等民族聚居区推行的基层政权组织制度。清廷为了有效制止河州地区各族穆斯林的反抗斗争,加强统治,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改明时“里甲制”为“会社制”。每会辖20到3

  • 永康

    ①后燕烈宗惠闵帝慕容宝年号。396—398年,凡3年。 ②西秦太祖文昭王乞伏炽磐年号。412—419年,凡8年。 ③南北朝时期柔然受罗部真可汗予成年号。464—485年,凡22年。

  • 东号

    东汉时烧当羌首领。※东吾之子。东汉永元(公元89—104)初年,父死,袭首领位,将部落徙居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末年死,子麻奴立。

  • 蛮方

    古族名。西周至战国时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亦称※荆蛮、蛮荆或南蛮。其地域包括今湖北清江流域、湖南沅江、澧水流域、洞庭湖西北部以及黔、桂、赣与相邻的地区。唐、虞、夏之际,其民属九黎之三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