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八里
见“张堡城”(1182页)。
见“张堡城”(1182页)。
1849—1915清末蒙古族诗人。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沙尔里克苏木人。牧民拉卜杰子。19岁前在村塾学蒙文,通过自学,通晓汉文、藏文。20岁在巴拉珠尔公手下当书吏,因同情“独贵龙”运动,写诗赞美,受牵连
? —689唐朝将领。百济西部人。姓黑齿。骁毅有谋略。原为百济郡将。唐高宗龙朔(661—663)中,降唐。累迁左领军员外将军、洋州(今陕西西乡县)刺史。仪凤三年(678),从李敬玄、刘审礼征吐蕃,以功
?—1252蒙古国王妃。又译唆鲁禾帖尼、莎儿合黑塔泥别吉,后世尊称为别吉太后。“别吉”为部落首领之女的称号,有“公主”之意。克烈部※札合敢不之女。南宋嘉泰三年(1203)克烈部败亡后,赐给※拖雷为妻,
见“耶律贤适”(1314页)。
唐末吐蕃奴隶平民反抗奴隶主的斗争。会昌二年(842),达磨赞普被叶尔巴僧人拉隆贝吉多吉刺杀后,贵族大臣分别挟持其2子,常年争权混战,社会矛盾尖锐。咸通十年(869),奴隶及平民不堪奴隶主的世代残酷压迫
清朝使用的民族称谓。指维吾尔族。清代称维族为“缠回”,故称其部落、部族为“回部”。如“吐鲁番回部”和“哈密回部”。乾隆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又称新疆南部八城维族为“天山南路回部”,统称维吾尔族为“回部”
? —1757清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瓜尔佳氏。康熙五十二年(1713),袭世管佐领。雍正五年(1727),授三等侍卫,署参领。乾隆三年(1738),授护军参领。历蒙古镶蓝旗副都统、护军统领、热河副都
骆越人耕作的稻田称谓。古时居于交趾一带的骆越人利用江河潮水的涨落而垦种之稻田,据《水经注》引《交州外域记》云:“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骆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
元代诗人。又作别罗沙,字彦成。回回人。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人。占思丁之子。后居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市)。元统元年(1333)中进士,授河南光州(今河南潢川县)达鲁花赤,迁吉安路(治今江西吉
独龙语音译,意为“亲戚”。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近亲关系的各家族之间的互称。平时相互之间独立、平等、互不统属,但遇到特大困难时,有互相帮助的义务,特别是遇到外侮时,可以结成临时联盟合力对抗,俟事件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