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德穆楚克栋鲁普

德穆楚克栋鲁普

1902—1966

近代蒙古王公。字希贤。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人。蒙古族。1908年袭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1912年晋和硕杜棱亲王,简称德王。1921年为旗札萨克,执掌旗政。1924年任锡林郭勒盟副盟长。曾到天津拜见清末代皇帝溥仪。先后投靠北洋军阀、蒋介石及日美帝国主义。1925年参加段祺瑞召开的善后会议,任临时参政院参政。在旗内创办学校和卫生机构,兴办小型工厂,提倡不懂经文的喇嘛还俗。建立蒙古武装。1929年任察哈尔省政府委员。“九一八”事变后,在北平会见张学良,请求拨给武器,装备蒙古武装。1932年先后在武汉、南京与蒋介石面谈内蒙古问题,并获一些枪枝弹药。1933年成立“蒙古干部学生队”。极力进行民族分裂活动,说服锡林郭勒盟盟长索特纳木拉布坦赞同内蒙古自治,联合乌、伊两盟发动内蒙古自治运动,在百灵庙召开内蒙古自治会议,提出“高度自治”主张。1934年4月任蒙古自治政务委员会秘书长。1935年接受日本枪械和物资,赴伪“满洲国”参观访问。1936年2月,在日本人操纵下成立伪“蒙古军总司令部”。4月改“蒙古军总司令部”为“蒙古军政府”,任总裁。1937年10月复改蒙古军政府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任副主席兼政务院长。1937年11月“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与“察南自治政府”和“晋北自治政府”组成的“蒙疆联合委员会”,任主席。1941年改称“蒙疆联合自治邦”,1934年又改称“蒙古自治邦”,任主席。日本投降后,曾任蒙旗先遣军司令、蒙古自治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蒙古自治政府主席。绥远解放后西窜,旋出走蒙古人民共和国。1950年引渡回国收监。1963年获赦后在内蒙古政协文史馆工作。

猜你喜欢

  • 古列延

    蒙古游牧或军事的组织形式。又译库伦。《元朝秘史》释为“圈子”或“营”,元代汉译“翼”。古代蒙古牧民集体游牧,驻屯时,称为“阿寅勒”的各个家庭列毡帐置车为环形,首领居中,进行管理,称为古列延。规模大者达

  • 马阿不都起义

    清咸丰年间东乡族起义。咸丰九年(1859),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东乡族人马阿不(卜)都联合一批穷苦乡亲在东乡首先举起义旗。清政府派河州知州赵桂芳率兵镇压,起义失败,马阿不都等被杀害。

  • 满俊

    ?—1468明代固原石城蒙古族起义领袖。俗称满四。故元平凉万户把丹孙。明初,其祖率部归附明朝,世代以畜牧、射猎为业,被称为“土达”。得祖传,家殷富,以资产雄冠族中。成化三年(1467),因收匿通渭(今

  • 慕容道奴

    唐代吐谷浑别部首领。开元三年(715)降唐,受封左武卫将军兼刺史、云中郡公。居河南(黄河河套南)。

  • 西域番国志

    书名。一作《使西域记》。明陈诚、李暹撰。1卷。永乐十二年(1414)正月,中官李暹、吏部员外郎陈诚奉命出使哈烈(赫拉特,在今阿富汗西北部),次年十月还,所历凡17国。就所见山川、人物、风俗,按国别记述

  • 嘲瑰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圣宗※兴圣宫。是词尚作名号,《辽史·萧海瓈传》:“海瓈……继娶嘲瑰翁主。”

  • 满文土尔扈特档案译编

    书名。郭基南等汉译。21万字。1988年民族出版社出版。是书收录满文土尔扈特档和月折档145件。始自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二日,止于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内容主要包括土尔扈特东返,清朝政府对土尔扈特部

  • 子路子尕

    彝语音译。意为用牲口谢中间人。解放前四川凉山美姑巴普地区彝族流行的一种制度。买卖土地双方,请中间人作证,买方杀1头猪请中人及卖方吃喝,成交后,买方付给中间人相当地价的1/20作酬金,一般给1猪或1羊。

  • 阿里钦部

    哈萨克族部落名。又译“阿尔钦部”。奇齐克玉兹(西部哈萨克)主体部落。据传其先世即汉籍文献中的“阿兰”,或称“阿兰聊”。18世纪时,游牧于哈萨克草原西部。冬牧地在锡尔河、乌拉尔河下游及图尔盖河流域。夏牧

  • 彭错策旺

    ?—1865清代西藏贵族。藏族。十二世达赖喇嘛成烈嘉措之父。咸丰八年(1858),由金瓶掣签确定其子为十二世达赖喇嘛呼毕勒罕。次年,清朝按例封其为公爵,准戴花翎。噶厦政府赐庄园、百姓,成为西藏大贵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