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总制院

总制院

元代官署名。一作释教总制院。元世祖于中统元年(1260)封乌思藏高僧※八思巴(1235—1280)为国师(后升号帝师、法王),命统领全国寺院僧尼。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命八思巴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设院使、副使各数人,其院使位居第二者,须经八思巴辟举以僧人充任。二年,遣官员从八思巴及其弟乌思藏三区最高执法官白兰王恰那朵尔只(又作恰那多吉,1239—1267)于吐蕃之地行郡县制,调查户籍,设置驿站。于吐蕃全境依原建置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三处,一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约当今前藏、后藏、阿里以西之拉达克地区);二为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约当今青海、甘肃及四川北部藏族聚居地区);三为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约当今四川、云南及西藏东部藏族聚居地区)。宣慰使秩从二品。至元十六年(1279),元灭南宋前后,又在全国各地设置释教总统所等机构,任命陇西、四川、江南、江淮等地僧人为总统、总摄等僧官,管理当地寺院僧尼事务。二十五年(1288),尚书右丞相桑哥以总制院所统吐蕃诸宣慰使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应有所崇异,乃以唐朝在宣政殿召见吐蕃使臣故事,奏准改名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成定制。参见“宣政院”。(1746页)。

猜你喜欢

  • 达奚震

    ?—581西魏、北周将领。字猛略。鲜卑达奚氏。太傅郑国公※达奚武之子。骁勇善骑射,走及奔马,膂力过人。大统初,任员外散骑常侍,十六年(550),封昌邑县公。累迁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车骑常侍。北周明

  • 傣语音译,意为“地方”、“坝子”。一般指傣族居住的河谷平坝。往往一个坝子就是一个勐。云南西双版纳共有30多个勐,旧时设大小土司,傣族称之为“召勐”(一方之主),其建制大者相当于区,小者相当于乡。曾是西

  • 布努语

    我国自称“布努”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20多个县的部分山区,贵州省的荔波、云南省的富宁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有26万。布努语的特点有:没有浊闭塞音声

  • 你勒合桑昆

    见“亦剌合”(871页)。

  • 哭嫁歌

    壮族和岭南部分汉族传统婚俗。新娘出阁前夕,要通宵达旦地向父母兄弟姐妹及亲戚唱哭歌,歌词内容大意是诉说父母养育之恩以及自己如何留恋父母,不忍心离开父母、兄弟、姐妹及众乡亲们等语。唱到谁,要加几句对谁说的

  • 马援

    前14—公元49汉代将军。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族。字文渊。先世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因以为氏。重合侯马通之曾孙。年12岁而孤,少有大志。初为郡督邮。新朝王莽(公元9—23年在位)末,四方兵起

  • ?头

    元朝大臣。又译歪头。蒙古许兀慎氏。太师月赤察儿第三子。自6岁侍太子真金之孙海山(武宗)。成宗大德三年(1299),从海山出镇西北,抚军康孩山(今杭爱山)。十一年,海山即位后,奉命侍汗弟皇太子爱育黎拔力

  • 课役户

    金代户类之一。金实行“通检推排”以确定人户物力,有物力者称课役户,亦称物力户。分上、中、下3等。此类户口负担极重。种官田者需交租,种私田者需纳税。租税之外算其田园、屋舍、车马、牛羊、树艺之数,及其藏多

  • 恰博特沟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昭苏县城东32公里的恰博特沟山梁上。南距克达拉乡约2公里。海拔1566米。南北约1.5公里,东西1公里。墓葬约有90座。其中大型墓约10座,封堆高1.5—3米,直径15—30米,顶部

  • 占尼河卫

    见“者亦河卫”(13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