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贡喇嘛·格登钦铙
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第二世夏日诺门汗兄才贡扎西之子。从江龙赤干受戒出家。16岁入经院学习。后赴西藏哲蚌寺郭芒扎仓学习,辩才超群。从藏巴堪布受近圆戒。拜班禅大师、隆多喇嘛等为师,广闻博学。曾出任拉卜楞寺磋庆大会堂堪布。后由隆务活佛遣人敦请返隆务寺,任密宗学院法台。乾隆四十六年(1781),任磋庆大会堂堪布。按哲蚌寺郭芒扎仓之学习制度,于隆务寺建立学级间辩论制度;于新建之寝官塑造35尊佛像、8如来像。
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第二世夏日诺门汗兄才贡扎西之子。从江龙赤干受戒出家。16岁入经院学习。后赴西藏哲蚌寺郭芒扎仓学习,辩才超群。从藏巴堪布受近圆戒。拜班禅大师、隆多喇嘛等为师,广闻博学。曾出任拉卜楞寺磋庆大会堂堪布。后由隆务活佛遣人敦请返隆务寺,任密宗学院法台。乾隆四十六年(1781),任磋庆大会堂堪布。按哲蚌寺郭芒扎仓之学习制度,于隆务寺建立学级间辩论制度;于新建之寝官塑造35尊佛像、8如来像。
匈奴部落名。亦作贺赖。一说部名源于贺兰山,该部“居贺兰山下,因以为氏”。“贺兰”一称源于北方一些古代民族对马的称呼。入塞匈奴19种中有贺赖。首领称“单于”、“莫何弗”。东晋升平元年(前燕光寿元年,35
又作“怒官”。清代纳西族、藏族等一些土司委派在怒江地区负责向怒族收纳贡品的傈僳族头人。缴纳贡品分官贡(怒语,傈僳语称“固也”)和贷贡(怒语,傈僳语称“干卡”)两种。前者规定每个家族每年交纳簸箕三个、白
简称成陵。位于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15公里。1227年7月,成吉思汗于萨里川哈老徒行宫病逝后,遵其遗嘱,归葬于不儿罕哈勒敦山(今蒙古国大肯特山)之起辇谷,由于秘葬,葬地无考。后人遂将
即“哈喇塔勒”(1642页)。
阿力麻里地区哈剌鲁(葛逻禄)部首领。又作布匝儿汗、俄柴儿王。虎牙思人。以偷盗、抢劫起家,获当地部分人支持,不断以武力强占村落,进攻首镇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征服该地区,并攻占普剌(不剌城)。屡败
鄂伦春语音译, “楚伦”意为“尖”,“安嘎”意为“房子”。是毕拉尔路鄂伦春人对“仙人柱”的称呼。详见“仙人柱”(571页)。
河流名。蒙古语称奈日顶高勒。西辽河支流。全长494公里。发源于西土默特旗北阴山山脉。会白塔子河、李家窝铺河、干沟子河、高刀板河、腾克力河5条支流,水向东北流,经敖汉旗东北,奈曼旗王府之东南,流入西辽河
见“怀信可汗”(1117页)。
即“玄烨”(622页)。
见“别失八里”(10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