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打花龙

打花龙

仡佬族民间体育娱乐活动。因在固定的花龙坡上举行,故称。用细竹篾编成类似乒乓球大小(或略大)的球,内装碎石、铜钱等,使其相撞成声。比赛时,男女数十人聚集在花龙坡上,两人一组(或众人分成两队),于平地上划一分界线,各站一边,用手或脚将球投、踢过界,有拍、推、扣、托等技法,以球贴人体或落地为输。盛行于贵州遵义、仁怀等地。

猜你喜欢

  • 仲巴呼图克图

    清代西藏扎什伦布寺总管。藏族。其母为拉达克王之女。六世班禅※罗桑贝丹意希之兄。为管理班禅商上事务的商卓特巴。乾隆四十五年(1780),陪班禅入京祝贺乾隆帝七十寿辰,赐“额尔德木图诺门罕”名号。班禅于北

  • 迭达迭剌部

    见“迭刺迭达部”(1456页)。

  • 卡若遗址

    西藏古人类遗址。地在西藏昌都卡若地区,占地约1万平方米。“卡若”藏文作“kharo”,在11世纪的《德乌佛教史》中已记其名,为“四如”建置中的地名之一。1978年开始发掘,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物,代表西

  • 巴布尔大帝

    1483—1530印度莫卧尔王朝(1526—1858)创建者。帖木儿王朝(1370—1506)创建者※帖木儿古列根之后裔。1494年继其父为费尔干领地统治者,曾占据撒马尔罕。1504年在※月即别※昔班

  • 中甸

    地名。即今云南中甸县。地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峡谷。唐吐蕃铁桥节度使地,宋为大理所辖,元属丽江路,明为丽江府地。清初土知府木氏降于吴三桂。康熙九年(1670),吴割其地赠达赖喇嘛,设喇嘛营官,始盛行

  • 乌浒人

    东汉至隋唐时中国南方古族名。亦称乌浒蛮、乌浒僚,唐代称乌武僚、西原蛮、黄峒蛮、峒僚。分布于广州以西,交州以北(今广东、广西一带),集中居住在广西的左、右江流域及钦州、合浦、玉林等地。 《后汉书·南蛮传

  • 风雨桥

    侗族特有的桥梁建筑形式。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多建在侗族村寨前后的河上。主要建于清末。呈长廊状,上覆瓦以避风雨,故名。一般长20—30米,宽3—4米,最长者达60—70米。为石墩木质结构,以大青石砌

  • 金永昌

    见“阿拉坦敖其尔”(1243页)。

  • 伯夷

    参见“白衣(594页)。

  • 大小黑水土百户

    清代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百户郁姓。康熙五十四年(1715),授大姓黑水土千户职。乾隆十九年(1754),改土百户,辖6寨。小姓黑水百户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授职,辖3寨122户,不纳粮石。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