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撒喜果

撒喜果

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族婚姻习俗。又称撒喜。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福建、河南、山东等地。源自古代波斯、阿拉伯人婚礼中之“撒金豆”及宗教信仰之俗。侨居中国的波斯、阿拉伯穆斯林巨商结婚时,于婚礼当天在女方家由阿訇念完“尼卡哈”(证婚词)后,向新郎、新娘身上撒黄金豆粒,意为喜庆日散天课施舍贫民,贫苦的穆斯林拾之均分。后民间改为撒四果(核挑、枣、花生、白果),让围观的大人、小孩拣食,意为知感真主赐结良缘。后由于受汉族的影响,其意义和内容亦随之变化,逐渐演化为求吉利,撒喜果象征吉祥幸福、子孙满堂。“核桃”谐音“和头”,取意和睦相处,白头偕老;“枣”谐音“早”,取意早生贵子;“花生”取意“儿女双全”。婚礼之日散发,其方式各族有所不同:回族是新郎站在新房门口向在院中的宾客散发;东乡族是在阿訇念完喜经(即尼卡哈或称证婚词、合婚经)后,由娶亲人当场散发;保安族是由女方所请阿訇或主持人向围观者散发男方送来的喜果;撒拉族是在阿訇念完尼卡海(哈),新郎由件郎引领向女方长辈致“色俩目”问好后,给在场的人撒喜果,同时还要散发“古古麻麻(一种油炸的小方块食品)。

猜你喜欢

  • 思柏

    清代满族女诗人。雍正时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永寿妻,诰封一品夫人,著有《合存诗稿》。

  • 恩得利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创造人和其他动物的神。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传说,地球上凡是能呼吸的动物,均是它创造出来的,且有极为生动的神话传说:它初以肉和泥土相拌创造出人,加入骨头后,会走路。那

  • 桂信

    民国初年新疆锡伯族农民反封建斗争领导人之一。锡伯营(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五牛录人。锡伯族。1913年,因不堪佐领哈达春的残酷压迫与剥削,率本牛录农民闯进佐领档房,痛打贪官污吏。不久,遭到锡伯营总

  • 东胜卫故城遗址

    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洪武四年(1371),以元东胜州改置东胜卫。二十五年(1392),分为东胜左、中、右、前、后5卫。次年取消中、前、后3卫,只保留左右2卫。永乐元年(1403)废弃。正统年间(143

  • 小水峪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今北京密云县西北小水峪村西高地之上。在长城脚下,依山傍水。1979年调查发现。现见有3处。窑呈圆形,直径约2米。烧制以白釉为主,亦有青、褐、绿等单釉瓷。器物多为盆、碗、缸

  • 祥班德益西德

    吐蕃僧人。又名尚益西德或益西德。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108位译师之一,亦是当时著名“三少译师”之一,与嘎哇贝孜译师齐名。曾将《观差别》、《善行四释要义》等4部佛经译成吐蕃文,是吐蕃最

  • 汪辉祖

    1731—1807清代史学家。浙江萧山人,字焕曾,号龙庄,晚号归庐。乾隆进士,授湖南宁远知县,两度充湖南乡试同考官,两署道州,又兼摄新田县事。内定调善化(旧县名,治今湖南长沙市)时以足疾请告,大吏疑其

  • 移山

    见“雄溪”(2192页)。

  • 朱耶辅国

    沙陀首领。唐金满州都督※朱耶金山(沙陀金山)之子,后唐李氏先祖。8世纪初,父卒,袭金满州都督。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因吐蕃扰安西,率部迁徙北庭(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辖境约当今阿尔泰山以西、

  • 金满城

    西域古城名。见《后汉书·西域传》。位于车师后部,为戊部候所居,又名候城。即《汉书·西域传》后城。《新唐书·西域传》作可汗浮图城。唐贞观十四年(640)平高昌,于此置庭州,寻废。显庆三年(658)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