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答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穆当阿山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宁古塔(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500余里有穆当阿山,又宁古塔城西30里有穆当阿城。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穆当阿山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宁古塔(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500余里有穆当阿山,又宁古塔城西30里有穆当阿城。
哈尼族传统节日之一。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据记载,明永乐十一年(1413),教化长官司土官龙者宁入贡京师,瞻仰京城先进文化盛况,并出席明成祖亲临的端午盛节。龙者宁返故里后,每年便在六诏山哈尼区如期举行,
见“阿帕克和卓”(1236页)。
明代东蒙古部名。明汉籍又译作“五路”。清文献译作“兀鲁特”、“吴鲁忒”、“鄂罗郭特”等。源于蒙元时期的※“兀鲁兀惕”(又作“兀鲁吾”、“吾鲁兀”等),为元代“五投下”之一。游牧于大兴安岭以东,明初为好
即“白纳查”(600页)。
藏文大藏经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藏语音译,“甘”意为“佛语”或“佛的教训”;“珠尔”意为“翻译”。总意为“佛语部”或“佛教诫部”,直译为“一切佛经的译文”,又称“正藏”,通称“经部”。内容主要为佛释迦牟
契丹部族名。一作图卢部。辽太祖神册六年(921),以于骨里民户所置,为太祖二十部之一。隶北府,置节度使统领,部族军属东北路统军司。
古族名。先秦东夷之一。初见于《尚书·禹贡》,谓“海岱及淮惟徐州……淮夷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菏(河)”。《史记·夏本纪》有相同记载。《禹贡椎指》云:“今淮、
西域古国名。又作蒲山。玉治皮山城(今新疆皮山县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约有户500,口3500,胜兵500。国王之下设左右将、左右都尉、骑君、译长各1人。居民以农为主。宣帝神爵三
1228-1299元朝大臣。畏兀儿人。祖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世为贵族。中统(1260-1264)初,入觐世祖,受命入侍禁中,为皇孙阿难答师。未几,皇子忙哥剌卒,阿难答嗣为安西王,受命
见“慕容盛”(24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