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札剌儿

札剌儿

①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札剌亦儿、扎剌儿、押剌伊而、札腊尔。游牧于鄂嫩河东、克鲁伦河北。为漠北强部之一。分为札忽惕、脱忽剌温、弘合撒兀惕、古篾兀惕、兀牙惕、你勒罕、古儿勤、朵郎吉惕、秃里、尚忽惕等十部。辽代已见于史载,称阻卜札剌部,为辽朝北边属部,辽设置阻卜札剌部节度使司以统之。约十一世纪初,遭辽军袭击,逃往蒙古莫拿伦(成吉思汗八世祖母)牧地,与之发生冲突,杀死莫拿伦全家,仅长孙海都幸免。后为海都所败,役属于蒙古部,世代为奴。铁木真(成吉思汗)兴起后,在蒙古诸部统一过程中,木华黎等随从征战,功绩卓著。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木华黎功封万户那颜,秃格、者卜客、余鲁罕、巴剌等被封为千户那颜。蒙古攻金后,木华黎家族受封牧地于漠南东部,为“五投下”之一。太祖十二年(1217),木华黎受封太师、国王,受命全权经略中原。元朝时,其家族拥有东平等中原分地,历居显赫地位,数任相职。②见“石抹查剌”(455页)。

猜你喜欢

  • 格吉族

    见“格吉三族”(1808页)。

  • 速稳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诸宫下均设抹里。速稳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抹里。

  • 恰克图西路卡伦道

    清代外蒙古卡伦道。共19卡伦。从恰克图开始,95里至察罕乌苏,95里至哈拉呼几尔,95里至哈布塔海,105里至济尔格岱,210里至鄂尔多果,70里至特穆伦,95里至额林沁拉木,95里至阿勒混博勒尔,1

  • 国论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国论”意为“国”, “勃极烈”意为“官长”,合为“国家级的官长”之意。在勃极烈系列中是级别较高者,仅次于都勃极烈和谙版勃极烈。《金史·国语解》谓:“尊礼优崇得自由者。”类似

  • 千家奴

    即“独吉思忠”(1710页)。

  • 永北傈僳族反土司斗争

    见“永北起义”(637页)。

  • 松巴著经雕版

    内蒙古呼和浩特乌素图召法禧寺中保存之松巴堪布用藏文写成的经、律、论、医、算等五种著作的木刻版。每块雕版长49厘米,宽7厘米,共3450块。据说为乌素图召第三世活佛罗布桑旺扎勒幼年赴青海塔尔寺学经,拜松

  • 喀尔喀车臣汗部中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察克布拉克接本部中末后旗界,西至讷固尔格图乌苏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南至温都尔哈喇陀罗海接土谢图汗部左翼中旗界,北至库特肯额里雅山接车臣汗旗。有佐领3。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 六方

    苗族的地方长老。苗语音译,意为“地方上的长者”。有的地区称“该歪”。与乡老、寨老相似。多半是在能言善辩、有威望、有才干、办事公道、能合理调解各种纠纷、愿意为群众办事的老年或青年中自然产生。不受村寨或县

  • 条列和卓

    见“倭里罕”(18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