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雄

李雄

274—334

十六国时期成汉创建者。304—334年在位。字仲俊。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人,后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时称巴人,或称巴氐。西晋末期蜀地流民起义首领※李特之子。史称其“少以烈气闻,每周旋乡里,识达之士皆器重之”。晋元康(291—299)末年,与略阳等六郡流民就食梁、益。永宁元年(301),随父起兵于蜀,为前将军。太安二年(303),父死后,与叔李流收余众还赤祖(今四川绵竹县东北),保北营。反对流降晋,力战克郫城(今四川郫县)。及流去世,遂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都于郫城。十二月,攻克成都。时军中缺粮,乃率众就谷于郪,掘野芋而食之。次年,称成都王,改元建兴。除晋法,约法七章。建兴三年(306)六月,称帝,改元晏平,国号大成,立百官。晏平六年(311)正月,拔涪城、巴西,改元玉衡。在位期间,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年丰谷登;刑政宽和;兴文教,立学官。其赋男丁岁谷3斛,女丁斛半,疾病半之;户调绢数丈,绵数两,境内较安定。但因货贿公行,赏罚不明;行军无号令,用兵无部伍;攻城破邑,动以虏获为先,也给成汉政权留下隐患。玉衡二十四年(334),病卒,谥武帝,庙号太宗。

猜你喜欢

  • 嘉绒藏族

    四川阿坝地区两大部分藏族之一(另一称“草地藏族”)。嘉绒之称,一说义为“靠近汉人的山谷地”,一说出自当地最高山“嘉绒神山”。主要分布于大小金、川流域,邛崃山西4土、大金、小金绰斯甲4县,及邛崃山东理县

  • 西部喀喇汗王朝

    见“喀喇汗王朝”(2208页)。

  • 三和

    1697—1773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纳喇氏。雍正二年(1724),由护军校授三等侍卫,袭骑都尉。乾隆元年(1736),晋二等侍卫。五年(1740),晋一等侍卫。六年,授总管内务府大臣,署户部侍郎

  • 灭塔哈

    狍头皮帽。鄂伦春语音译,亦作“蔑塔哈”。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境内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族过去狩猎戴的一种伪装帽。各族称呼不一,制作也不尽相同。鄂伦春族制作,用一整狍头皮,将眼圈处缝上,镶上黑色

  • 巴州

    地名。古称巴州驿。即今青海民和县巴州乡。为古道站口。明万历年间(1573—1620),设立驿站。曾建有城隍庙与石佛寺。西面巴州垣上有乐都地区土司李玑(皝)墓。李玑系明成化十八年(1482)进士,青海第

  • 白古通记

    白族古代史书。亦作《僰古通记》、《僰古通纪》,简称《白古通》,《僰古通》、《白古记》。作者、卷数不详。约成书于宋代大理国时期。以白文著述。主要记载唐、宋时期有关南诏、大理国的神话传说故事,白族的起源和

  • 满都古勒汗

    见“满都鲁”(2390页)。

  • 打盐店事件

    清末四川羌族地区武装反抗官府剥削的斗争。光绪三十一年(1905),茂州地方官府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与当地豪绅勾结,在茂州城设官盐店,实行食盐专卖,严惩私人买卖。官盐店所售食盐,价高质劣,激起群众极大愤慨

  • 手挖地

    我国西南山区许多少数民族广泛保留的一种耕地类型。由于居于山区,陡坡超过30度以上的山地就很难使用牛犁,只能用小铁锄挖种,故称。这种耕地因坡度大,土肥易于流失,产量不高,种一二年即行丢荒。

  • 兀者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窝集左卫。永乐二年(1404)二月,兀者卫首领脱脱哈等53人来朝。明廷析兀者卫地置左卫,以脱脱哈为指挥同知。地在兀者卫东部,约今汤旺河中、上游流域,一说在呼兰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