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定

杨定

?—394

①后仇池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前仇池国君主杨难敌孙杨佛奴之子。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其祖杨宋奴为杨国所杀,随父及叔佛狗逃奔关中,依前秦苻坚。后尚坚女,为尚书、领军将军,果勇善战。太元八年(383)淝水之战苻坚兵败后,关中纷乱,仍尽力助坚,深为坚所倚重,迁卫将军。十年(385),与西燕慕容冲战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城西,为冲将尚书令高盖所擒,被收为养子。数月后,乘盖败降于后秦之机,逃回陇右,遣使于前秦苻丕,受封雍州牧、骠骑大将军。徙治历城(今甘肃西和县北,一说成县北),距仇池山仅120里,遂置仓储于百顷,召集氐、汉千余家,自号龙骧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称藩于东晋。复立仇池国(一说复立于389年称陇西王后),史称后仇池国。晋孝武帝以其自号封之,并割天水西县(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武都上禄(今甘肃西和县东南,成县附近)为仇池郡。十二年(387),受前秦苻登封为益州牧,随鲁王苻纂率军击败后秦姚硕德于泾阳(今陕西泾阳东南)。十四年(389),攻陇、冀城,败后秦将,进据天水、略阳郡,拥有秦州之地,自称秦州牧、陇西王。登以其为左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及秦、梁二州牧,相约共攻后秦。十九年(394),苻登被后秦姚兴所杀,子苻崇西奔湟中称帝,为西秦乞伏乾归所逐,投奔仇池。遂与崇率众2万(一作4万)攻乾归,兵败被杀,谥武王。无子,堂弟杨盛继位。②南北朝时期阴平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孟孙之子。梁天监十年(511),父卒,继位。十七年(518),被魏封为阴平王。后事不详。

猜你喜欢

  • 爱牙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阿雅噶齐”。《元史语解》释为“执碗人”。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左手永平等处御位下之孛罗䚟为河西务爱牙赤。

  • 印册

    清朝颁给蒙藏宗教首领及各大呼图克图之印章敕书。顺治十年(1653)赐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康熙五十二年(1713)照达赖喇嘛例赐班禅额尔德尼金册金印。达赖、班禅圆寂,其印特旨派人护理,俟活佛转世坐床之日,

  • 己巳之变

    ①后金计杀明抗战将领袁崇焕的事件。明崇祯元年(后金天聪二年,1628),袁崇焕出任兵部尚书,督师蓟辽,镇压士兵哗变,整顿军纪,改组边防,军威大振,使后金南进受阻。后金帝皇太极为清除南进实现统一大业阻力

  • 舒繙河卫

    见“使坊河卫”(1457页)“出万河卫”(568页)。

  • 大都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设治所于大兴(今北京)。唐为幽州范阳郡,辽改燕京,金为大兴府。元太祖十年(1215),改中都路为燕京路。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大都路,置大都路都总管府。下辖右、左警

  • 照烈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召烈、沼兀列亦惕。《史集》称该部即※札只剌部,而《元朝秘史》则认为是单独一部。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源,为孛端察儿(成吉思汗十世祖)之子沼兀列歹之后裔。分布于浯泐札河(今蒙古

  • 桑哩达

    ?—1748清朝蒙古王公。巴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九世孙,多罗郡王鄂齐尔第三子。初授二等台吉。康熙四十四年(1705),入朝,受命协理旗务。五十四年(1715),请从军防御准噶尔部策妄

  • 俟力发

    见“俟利发”(1690页)。

  • 庆源郡女真国书碑

    碑石。金代修建佛寺以女真文字雕刻的功德题名碑,因原立于朝鲜咸镜北道庆源郡东原面禾洞佛寺,故名。现存汉城博物馆。碑身上部已残去一段,现存部分高约2米,宽约0.6米,厚约0.45米。四面皆刻女真字,字径2

  • 兰州回教劝学所

    近代回族教育团体。1913年5月12日成立。所址在兰州孝友街(今酒泉路)清真寺。由甘肃提学使马邻翼,会同甘肃提督马安良、甘州提督马麟和喇世俊、蔡大愚等及回民乡绅共同创办。以筹办回民新式学校,促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