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步军营

步军营

清代掌管禁卫与京畿社会治安的武装组织。由八旗步军营和京师绿营—巡捕营(也称京营)组成。两者俱设于清初。八旗步军营,由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中的※步甲(即步兵)组成。主要为皇帝及皇室成员外出时通过城区禁门、街衢、道路或出入坛庙、斋宫、园囿等的安全服务,如预先修整御道、洒水、安设围幛、巡哨等。初额设步军2.1万余名,后又增2000余名。其长官称“步军统领”(从一品),官署为“步军统领衙门”,地址在北城,故亦称“北衙门”。康熙十三年(1674),步军统领兼提督京城九门事务,俗称“九门提督”。巡捕营,主要从事社会治安,如禁赌、稽查、缉捕等,初建为南营和北营,顺治十四年(1657)增设中营。康熙三十年(1691),巡捕三营划归八旗步军统领统辖,故其全称又为“提督九门巡捕三营步军统领”。乾隆四十六年(1781),巡捕再增设左、右两营共为五营,增兵满万。此官又改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嘉庆四年(1799),巡捕营分左右两翼,各设总兵官1员(正二品),协助步军统领综理步军全营事务。步军统领衙门职掌,除禁卫、力役、缉捕等项事务外,尚有断狱、编查保甲等事。

猜你喜欢

  • 蒙古官制

    蒙元、明、清时期蒙古族地区之官制。其官制从无到有,由简至繁,经历了漫长历史进程,蒙古国建立前,成吉思汗草创时期,官制简古,有“火儿赤”、“博尔赤”、“火你赤”、“莫伦赤”、“云都赤”、“阿黑塔赤”、“

  • 应历刻石

    辽代契丹大字石刻。亦称“应历碑”,实为墓志。出土情况不明,石亦不知下落,今仅见拓本,此拓为海内孤本,弥足珍贵。刻契丹大字16行,约392字。尚不可解。据考,有“应历十六年”年款,故名。

  • 才仁旺杰

    1697—1763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又称策凌旺扎勒、仓吉杰贝洛旦。藏族。拉萨北部达隆人。属喀司族系。阿旺仓巴之子。后因家族纷争,改名多喀,故又称多喀夏仲才仁旺杰。自幼聪慧,善习书法、历算。嘉庆十六

  • 息州决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息州决里为辽穆宗※延昌宫下之一抹里。

  • 李舜玹

    五代时女书画家、诗人。先世为波斯(今伊朗)人。随唐僖宗入蜀,寄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前蜀花间派诗人※李珣胞妹,后主王衍(919—925在位)之嫔妃。善属文,尤工书画,擅长画竹,其画“生意具足,世人效

  • 他斗伏

    见“太悉伏”(273页)。

  • 出连高胡

    晋代鲜卑出连部首领。见“出连”(567页)。

  • 殖边学堂

    清朝蒙古王公在北京设立的民族学校。宣统元年(1909)一月九日,由在京蒙古王公发起创办,以培养蒙藏专门人才,设蒙古、卫藏两科,吸收蒙藏青年入学,学制3年。民国元年(1912),与满蒙学堂合并,改名筹边

  • 拉萨尼泊尔商人纠纷案

    尼泊尔商人原免税在西藏经商。1929年达赖令尼商纳税,并拘捕一抗税尼商。此人逃至尼泊尔驻拉萨办事处,被藏方执杀。英国乘机压尼泊尔国王动员数万军队,由王太子率领侵藏。达赖向国民政府求援,国民政府派蒙藏委

  • 田明如

    即“田曼如”(5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