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段氏

段氏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属东部鲜卑,世居辽西。三国魏青龙三年(235),鲜卑联盟瓦解后,逐渐兴起,自成一部。西晋时势力渐盛,有部众3万余户,拥兵四、五万,疆域最广时西接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东界辽水(今辽宁境内辽河)。首领※段务勿(目)尘臣属于晋,以战功,于惠帝太安二年(303),封辽西公。怀帝永嘉四年(310),进封大单于。子段疾陆眷(段就六眷)袭爵。六年,破汉国石勒于襄国(治今河北邢台),结盟而还。疾陆眷死,段部内讧,从弟段末柸杀段涉复辰,败段匹磾,自立为单于,自称幽州刺史。后历传段牙、段辽。连年与慕容部、后赵攻战。东晋成帝咸康四年(338),为慕容皝及后赵石虎联军所败,失城40余,弃都城令支(治今河北迁安县西),奔密云山,部众2万余户被徙于司、雍、兖、豫4州。弟段兰投宇文部,后归附后赵,领鲜卑5000人屯令支。穆帝永和六年(350),子段龛立,乘后赵内乱之机,率部南徙,东据广固(治今山东益都县西北),自称齐王。后附晋,封齐公。十二年,为前燕所败,归降,次年被杀,部众3000余人被坑。余众后多与汉人同化。另,晋太康年间(280—289),慕容氏吐谷浑率部西迁时,段氏之一部随从徙今甘肃、青海一带,后成为吐谷浑国诸部之一。

猜你喜欢

  • 䩞鞢带

    契丹服饰,腰带。又作蹀躞带。《辽史·国语解》称:“䩞鞢带,武官束带也。”䩞䩞,指带上系佩物品。《仪卫志》记,契丹官朝服,“服紫窄袍,系䩞鞢带,以

  • 鄂木布

    ①(?—1634)明末清初蒙古乌喇特部首领。又作俄木布。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赖噶孙。与哈尼斯青台吉之孙色棱及哈尼泰冰图台吉子图巴分领其众,号阿鲁蒙古。天聪七年(1633),率属众

  • 那摩

    元初迦叶弥儿高僧。一作兰麻。西域筑乾国(今克什米尔地区)人。姓伽乃氏。早年学佛有成,随兄斡脱赤往蒙古,受元太宗窝阔台礼遇。元定宗贵由师事之,时称罽宾(即克什米尔古称)大师。宪宗八年(1258),奏举道

  • 吐万仁

    见“尔朱兆”(579页)。

  • 山洞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遣使入朝贡马,赐钞、币、袭衣等。后按明定例朝贡。长官依例世袭。

  • 酉阳宣慰司

    明、清四川土司(今土家族)。天启元年(1621),以“酉阳宣抚司”升置,以原宣抚使冉跃龙为宣慰使。冉氏世为土官。元末,其先祖冉如彪受封为四川酉阳军民宣慰使司(治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宣慰使。明洪武五

  • 成汉武帝

    见“李雄”(1022页)。

  • 民期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密岔。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武定、禄劝、弥勒、祥云等县及昆明市。详见“彝族”(2594页)。

  • 兀也吾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额伊瑚卫。永乐四年(1406)三月,女真首领例罗等21人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卫,命例罗为指挥同知,余为千百户镇抚。正统十年(1445)十二月,卫指挥奴答曾入京朝贡。治

  • 湟河郡

    古郡名。晋咸康元年(335)置。隶属凉州,治所在黄河城(今青海化隆群科一带)。辖地相当今青海化隆县地及贵德黄河以北部分地区。晋太元十年(385),地入后凉。翌年,为鲜卑族秃发乌孤所据,义熙九年(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