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素顺
宋代云南大理国第五世国王。白族。大理人。※段思聪子(杨慎《滇载记》则谓二人未知何属)。北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即王位,年号明政。与宋朝有通好之意,虽未遣使,但有间接交通。据《续锦里耆旧传》言:“大理国但遣今界邛部、两林川王子,时有进奉”。在位17年卒,子段素英继位。谥号“应道皇帝”。
宋代云南大理国第五世国王。白族。大理人。※段思聪子(杨慎《滇载记》则谓二人未知何属)。北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即王位,年号明政。与宋朝有通好之意,虽未遣使,但有间接交通。据《续锦里耆旧传》言:“大理国但遣今界邛部、两林川王子,时有进奉”。在位17年卒,子段素英继位。谥号“应道皇帝”。
1820—1887清代蒙古族学者。字韵琴,号恺庭。蒙古正蓝旗人。幼聪慧好学,道光十六年(1836)中丙申科三甲进士。出任江西余干县知县。同治九年(1870),任江西南康府知府,候补道。著有《南康府志》
见“内五鄂托克喀尔喀” (310页)。
辽代对边防地区诸游牧民族户的称呼。又作乣户。亦称“边防乣户”。依本族旧俗从事生产,为辽守边。其衣食之源,全赖畜牧。绩毛饮湩,以为衣食。
地名。即今云南中甸县。地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峡谷。唐吐蕃铁桥节度使地,宋为大理所辖,元属丽江路,明为丽江府地。清初土知府木氏降于吴三桂。康熙九年(1670),吴割其地赠达赖喇嘛,设喇嘛营官,始盛行
参见“巴延阿布该阿玉什”(420页)。
契丹人保存尸体的方法。史载,大同元年(947)四月,辽太宗耶律德光自中原汴京(今河南开封)归北,卒于途中,契丹人破其尸,摘除肠胃,充以盐,载之北去,中原人称之为“帝羓”。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称呼。又作“温纳何剌”、“温纳河剌”。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斡纳阿剌为※六院部下之一石烈。《辽史·营卫志》称: “斡
辽、金官名。一说源于汉语“将军”。辽北面部族官中大部族详稳司下有“详稳”之职;金诸“长官”、诸“乣”中亦设“详稳”。转入蒙语作“想昆”,又译“桑昆”、“鲜昆”,作为蒙古贵族尊号。成吉思汗四世族祖想昆必
见“珍州”(1562页)。
西域古国名。王治番渠类谷(今新疆阜康县境)。东与郁立师,北与匈奴,西与劫国,南与车师为邻。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460余,口1100余,兵350。国王之下设辅国侯、都尉、译长各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