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毌丘俭讨高句骊

毌丘俭讨高句骊

三国魏对高句骊的一次反击战。魏正始三年(242)始,高句骊东川王忧位居(汉文献皆作其父位宫,此据《三国史记》)屡侵扰辽东郡西安平县(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叆河尖古城),幽州刺史毌丘俭于正始五年(一作六年或七年)督诸军步骑万人出玄菟郡,从诸道往讨之。东川王率步骑2万逆战于沸流水(今浑江)上,胜;复战于梁口(今浑江入鸭绿江处,一说为梁水之口,梁水为今太子河),又胜,遂骄,进军击俭,俭率众决死而战。高句骊军屡受挫,大溃,死者1万8千余人,东川王仅率千余骑奔回王城。冬十月,俭军攻陷高句骊王城丸都城(故址为今吉林省集安县城西侧山城子),东川王逃奔南沃沮,至竹岭,军士奔散殆尽,仅携妻子逃窜北沃沮,俭命玄菟太守王颀穷追,“过沃沮千有余里,至肃慎南界”始返(《三国史记》记载与此异,谓有高句骊东部人纽由,诈降,于南沃沮地刺杀阵前魏将,魏军乱,东川王分军三路击退魏军,复国)。六年,俭旋师,刻石记功,刊丸都之山(1904年,此碑在辑安县治西北90里之板石岭西岔出土,已断残)。俭还于其地督军民“穿山灌溉,民赖其利”。

猜你喜欢

  • 叟色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鄂勒图特氏。世居迈勒豁地方。康熙十六年(1677),以七品官从征吴三桂。至广东韶州府,随镇南将军莽依图等败敌将军马宝等。进至广西,破敌师吴世琮等于新村西山。十九年(1680),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关于中俄西段边界走向的不平等条约。1864年10月7日(清同治三年九月初七),清朝钦差勘办西北界事宜大臣、定边左副将军明谊和俄国钦差大臣、驻伊犁总领事扎哈罗夫(一译杂哈劳)等在塔

  • 图鲁博罗特

    1482—?明代蒙古贵族。又译铁力摆户、图鲁拜琥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长子,※满都海哈屯生。已娶妻生子,蒙汉文史籍均未载其事迹。达延汗在位(1480—1517)时去世,未继承汗位。按蒙古长子继承制传

  • 旗民分治

    见“旗民”(2460页)。

  • 开空

    水族丧葬习俗。即第二次葬。第一次称※停棺待葬”。巫师依水书择定吉日,举行正式埋葬。丧家必备素食款待宾客。放鞭炮、设置歌堂、芦笙场。芦笙、芒筒、锁呐吹奏者们围圈跳舞。由一人手持一根用白鸡毛裹扎的竹竿,长

  • 迈玛第敏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乌什人。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噶岱默特孙,※阿布都喇璊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布拉呢敦、霍集占叛乱,授二等台吉。四十一年(1776)父死,受命袭公品级。越二年

  • 建陵

    金陵墓名。天会十四年(1136)熙宗追谥※完颜函普子跋海为安皇帝。皇统四年(1144),号其陵墓曰建陵。原在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正隆元年(1156)迁葬于大房山(今北京房山)。

  • 太祖王

    即“大祖大王”(95页)。

  • 东西魏潼关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攻守潼关的战事。以拓跋鲜卑为主建立的北魏,经※六镇大起义冲击,分裂为东、西魏后,分别在权臣高欢和宇文泰控制下,相互兼并,征战不息。东魏天平元年(534)十月,西魏丞相宇文泰统军夺潼关

  • 麻丘

    佤语音译。旧时云南西盟佤族中心区对山腰以下耕地的一种称谓。这里气候温暖,庄稼生长一般优于山腰以上的耕地,且离村寨较近,有利于田间管理。到解放前夕这部分土地大多已为各个个体家庭所分割,不仅可以继承,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