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比丁

比丁

①清代八旗编审人丁之称。其制3年编审1次。沿用“三年则大比”(《周礼·小司徒》)古制,原义即每届3年再次简阅天下民数、民实(指地亩、牲畜、房屋等生活资料数目。周代民间基层组织:五家立一“”,五比为一闾);又科举制度,每届3年乡试,亦谓之“大比之年”。此称,以“”为名,当包括“基层组织内人丁”和“比较”这双重意思。乾隆四年(1739)定,八旗遇比丁之年,将18岁(清初曾作16、15岁)以上者核明入册。六年,为杜绝逃避差徭,又定身满5尺以上者入册。八年(1743)定,遇比丁之年,造具《丁册》(又名比丁册)。 ②清政府对蒙古各盟旗定期编审壮丁制度。每3年以旗为单位编审1次。多在会盟时举行。凡男子在18岁以上,60岁以下者皆列入壮丁,有当兵的义务。每苏木以150名为定额,其中50名为常备现役兵,其余100名为预备役兵。比丁时,将所有壮丁姓名、年龄、登记入档,由上级指派人员按旗原有比丁数、新添和除名壮丁数加以核实后,报盟转呈将军、都统,送理藩院备案。民国六年(1917)废止。

猜你喜欢

  • 刑经圣制

    见“北周律令”(534页)。

  • 额棱特

    ?—1718清朝将领。亦作额伦特。满洲镶红旗人,科奇哩氏。建威将军佛尼埒之子。康熙二十三年(1684),补西安驻防佐领。三十五年(1696),随帝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从大将军费扬古由西路进,大败噶尔丹于

  • 辰州蛮

    唐宋时期辰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分布在今湖南西部沅水流域,卢、酉、辰、巫、叙五条溪水发源地区。秦汉以来泛称※荆蛮”、※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传说为※槃瓠蛮之后裔。宋泛称※溪峒蛮。有※仡

  • 蛇进

    明代蒙古称谓。蒙古语音译。指蒙古贵族之外孙。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蛇进,是倘不浪儿男”。倘不浪即塔布囊,为汗、王、台吉之婿,蛇进即为汗、王、台吉之外孙。明代蒙古实行氏族外婚制,故其家族

  • 萧挞凛

    ?—1004辽代将领。名又记作挞览、闼览。字驼宁。契丹族。马群侍中术鲁列子。史载其自幼敦厚,有才略,通天文。辽景宗时入仕。保宁初年,为宿直官。圣宗统和二年(984),为彰德军节度使。次年,奉命东征女真

  • 不怜吉歹

    见“卜怜吉歹”(20页)。

  • 俱德建

    见“久越得犍”(129页)。

  • 赤斤蒙古卫

    明代西北羁縻卫之一。位于嘉峪关西,今甘肃玉门市一带。汉为敦煌郡地,晋隶晋昌郡,唐属瓜州。元因之,属沙州路。众为蒙古族。明永乐二年(1404),蒙古丞相苦术子塔力尼率部众500余人降,诏置赤斤蒙古千户所

  • 移剌敏

    金代中期将领。契丹族。世宗时,为评事。大定二十一年(1181),为置边堡事上书谏言,当令东北及临潢等地所徙民逐水草以居,开壕堑以备边,加强戍守。被采纳。章宗时,官宣徽使。明昌五年(1194)二月,受命

  • 阿鲁补

    即“完颜宗敏”(1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