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永宁纳西族母系家庭

永宁纳西族母系家庭

云南宁蒗永宁部分纳西族的一种家庭形式。妇女是每个家庭的中心,是家庭维系的纽带,世系依母系计算,生产、生活资料归母系家庭占有或所有,财产按母系继承,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这种家庭组织的建立,与其实行※“阿注”婚姻有密切关系。实行“阿注”的男女双方,各居母家,分属两个家庭,处于不同的家庭经济单位。通常是男子夜间到女家住宿,次日清晨回到母家劳动、生活,偶居所生子女归女方,成为母系家庭成员,男子没有抚养教育义务。每个母系家庭一般有三四代成员,即祖母及其兄弟们(舅祖父们)、母亲及其兄弟们(舅父们)、姊妹及其兄弟们、姊妹的儿女们。家长由年长或有能力的妇女担任,主持全家的生产生活和对外事宜,重大事情与全家成年男女商量决定。传统观念认为,母系血亲是最亲的人。母亲及其兄弟姊妹有抚养教育晚辈的责任,晚辈有赡养母亲、姨母、舅父的义务。

猜你喜欢

  • 清代边政通考

    书名。陈炳光编撰。民国二十三年(1934)出版。共20章,分两篇。第一篇叙述理藩院的执掌、官吏、机构、职责;第二篇分别叙述疆域、封爵、喇嘛封号、设宦、户丁、耕牧、赋税、兵制、边务、会盟、朝觐、贡献、俸

  • 卖桐花

    解放前湘西和贵州铜仁、松桃一带民族地区高利贷者对当地桐民的一种剥削方式。高利贷者在每年桐树花开季节,贷给桐农现金或实物,事先把本息合并计算,按低价折合桐子若干斤,秋后收桐子归还。若折合桐油计算,称“卖

  • 唎咧

    海南岛五指山区黎族一种传统乐器。以数节尾细山竹管杆大管套细管制成,头尖尾大,共8节,长约7寸。首节为吹音小管,吹奏时含在咀里,第二节下方开一音孔,3~8节上方各有一个音孔。能吹奏出各种欢快动听的曲调,

  • 刘承钧

    926—968五代时北汉国皇帝。954或955—968年在位。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北汉世祖※刘崇次子。少颇好学,工书。乾祐四年(951),父称帝后,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太原尹。寻率兵攻晋、隰2州,不克而

  • 密罗簇

    明代藏族部落名。一作密落簇。属罕东卫,在今青海西北部。有2400余帐,17300余人。永乐二十二年(1424),以明朝中官乔来喜、邓诚使乌思藏,过毕力术江黄羊川时,为安定卫指挥哈三孙散哥及曲先卫指挥散

  • 碌雪巴·彭措森格

    见“彭措森格”(2180页)。

  • 十三氐道

    汉代在氐族聚居区所置诸县的总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有蛮夷曰道”。《后汉书·百官志》说:“凡县主蛮夷曰道”。即:武都道、氐道、故道、平乐道、沮道、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甸氐道、阴平道、刚氐道

  • 陶克陶

    1863—1922清末民初抗垦斗争组织者。又译作陶克涛、陶各陶、陶什陶、套克套、脱克脱、陶克陶胡等。内蒙古郭尔罗斯前旗北部塔户域人。蒙古族。姓包。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因反对清政府的移民开垦政策和旗札萨

  • 龙公

    黎语称“沃凡”,意为“做富人”或“做主人”。参见“龙仔”(493页)。

  • 失力哥

    见“述律哥图”(13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