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镕
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高宗※弘历第六子。号西园主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袭封贝勒。三十七年(1772),晋质郡王。五十四年(1789),晋质亲王。卒,谥庄。善词、工画,兼通天算,著有《仙壶兰韵》、《九思堂诗钞》四卷及《惺斋诗稿》等。所绘《长江帆影图卷》,是现存描绘壮丽河山的优秀作品。
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高宗※弘历第六子。号西园主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袭封贝勒。三十七年(1772),晋质郡王。五十四年(1789),晋质亲王。卒,谥庄。善词、工画,兼通天算,著有《仙壶兰韵》、《九思堂诗钞》四卷及《惺斋诗稿》等。所绘《长江帆影图卷》,是现存描绘壮丽河山的优秀作品。
爵名。清代宗室中爵位之一。沿袭古代武散官名。分一、二、三等,皆不入※八分。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九等封爵,列第七。顺治六年(1649),列爵十等,位次仍旧,定镇国将军之子降封三等辅国将
参见“惰塔”(2273页)。
1904—1947蒙古族革命烈士。蒙古名吉鲁木图。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人。1927年入东北大学理工学院建筑系学习,1932年参加东北抗日军蒙边骑兵队,任支队参谋长。1934年投奔德王,任蒙政会
古代战士所穿的一种轻型铠甲。以金属或絮棉制作。用金属环相扣连缀而呈网状之※锁子甲即属此。清太祖努尔哈赤曾披此种甲征战。天命纪元前一年(1615),努尔哈赤制定八旗兵临阵军纪:“当兵刃相接之际,披重铠执
见“许兀慎”(921页)。
?—1445明朝将领。字景高。祖籍安徽定远县。回族。初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曾随父南征,因功擢至右都督。正统四年(1439)征麓川。以征缅甸功,留镇云南。喜与文士交往,曾将官云南及谪戍者之诗辑为《沧海遗
西域古国名。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今新疆若羌县卡克里克附近)。地多沙卤,少田,寄田仰谷于邻国。国产玉,多生葭苇、柽柳、胡桐、白草等。居民逐水草游牧,产驴、马、骆驼。能制兵器。据《汉书》载,时有户157
?—1266蒙古国宗王。又译额里克。孛儿只斤氏。※拖雷幼子,宪宗蒙哥与世祖※忽必烈同母弟。元太宗八年(1236),授真定路八万户为食邑。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与诸王翊戴蒙哥即汗位。宪宗8年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火而赤”、“豁儿臣”、“和尔齐”。《元朝秘史》释为“带弓箭的”,即佩弓矢环卫者。《元史·塔察儿传》:“火儿赤者,佩鞬侍左右者也”。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
见“乌尔图绰农河”(3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