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沓中

沓中

古地名。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北。三国时,魏、蜀争夺凉州。魏黄初初年(220),魏已据凉州大部。蜀除不断出兵与魏战于武都、汉阳、南安、陇西外,还开辟沿白水江、白龙江流域羌中地区以通湟中的道路,沿途建立据点,白龙江上游的沓中为重要基地。蜀景耀五年(262),蜀将姜维求往沓中种麦。秋,魏将邓艾攻姜维于侯和(甘肃卓尼),维败,退居沓中。次年,魏令邓艾、诸葛绪各统军3万余攻蜀,艾趣甘松(今甘肃迭部南)、沓中,继至武街、桥头(今甘肃文县),钟会统10余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姜维自沓中还阴平救急。未至,为魏军击败,蜀亡。

猜你喜欢

  • 冉魏

    十六国时期汉人冉氏所建政权。冉氏为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冉瞻、※冉闵父子为后赵石虎收为养子、养孙,遂从石姓。屡从征伐,多有战功,位高爵显。太宁元年(349)石虎死后,闵持权擅专朝政,屡谋逆

  • 昔班尼王朝

    见“乌兹别克汗国”(351页)。

  • 单桓

    西域古国名。王治单桓城(今新疆乌鲁木齐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27,口190余,兵45。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将、左右都尉、译长各1人。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三国时并

  • 哲博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又译哲坡伯克、哲百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制作军服,修造兵械,为哈喇都官伯克副手。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品。光绪十三年,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上禄

    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东南,属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县南)。为氐族聚居区之一。前仇池国君主杨茂搜(296—317年在位)据有此地。北魏时改为阶陵县。周武帝改为仓泉县。隋大业(605—618)

  • 兀良哈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一译“乌梁海”,明人称之为“黄毛”。兀良哈为一古老部落,居于贝加尔湖东西的原始森林中,部分进入南部草地及不儿罕山(今肯特山)。骁勇善战,曾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立过显赫战功。其东迁

  • 吹纳木克进藏熬茶使团

    卫拉特蒙古进藏礼佛布施组织。乾隆八年(1743),准噶尔部长噶尔丹策零为替其父策妄阿拉布坦超度亡灵,派遣宰桑吹纳木克、巴雅斯瑚朗、喇嘛强佐巴等312人,携骆驼1700—1800峰,马2300余匹,羊2

  • 赤里察河卫

    见“亦里察卫”(873页)。

  • 久若禄益坚赞

    吐蕃著名译师。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与嘎哇贝孜、祥班德益西德并称“嘎、久、祥”、“三少译师”。所译佛经甚多,在《布顿佛教史》所记佛经译文目录中有详载。参见“嘎哇贝孜”(2451页)

  • 瀚海

    又作翰海。有三义。(1)指“北海”,在蒙古高原东北。一般认为即今内蒙古之呼伦湖和贝尔湖。《史记·匈奴传》:“骠骑(霍去病)封于狼居胥山,弹姑衍,临翰海而还”。《集解》引如淳注曰:“北海名”。《索隐》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