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济美贝季僧格

济美贝季僧格

1788—1835

清代藏传佛教高僧。壤塘曲尔基寺(位于四川阿坝壤塘县)第七世活佛。果洛约达地方人。藏族。经宁玛派大德都杜林巴和噶玛噶举黑帽系十三世活佛都杜多吉占卜确认为壤塘第六世活佛额顿丹巴达杰的转世灵童。7岁被迎到壤塘寺坐床,14岁受居士戒,取法名衮嘎济美贝季僧格。后赴德格寺深造,从苏芒·策旺衮恰学多种显密经论,后又在八邦寺从司徒·白玛宁波听受香巴噶举、宁玛、萨迦和格鲁派的各种教法。取名为噶玛释迦卧赛。18岁始主持曲尔基寺政教。后声望大振,于杜曲、则曲和麻尔曲三河流域、松岗等嘉绒三土司辖境、果洛、色达瓦述和阿坝河流域等各地招来徒众及百余游牧部落。应色达瓦述土官之请,前往传经说法,土官将游牧在贡塞夏地区喀朵地方的部落献曲尔基寺为属民。清嘉庆帝鉴于该寺护法有功,特颁发诰命及印信。因其常戴清朝赏赐之官帽,被称为“曲尔基索里坚”(意为头戴蒙古官帽的曲尔基活佛)。后川督不仅额发执照,并将宇哇、日朋和西岗木等地百余户拨给曲尔基寺为寺属百姓。该寺新建康萨朗杰林宫、色康殿、护法神殿,并添置大量佛像、经卷和供器等。

猜你喜欢

  • 卡罗拉

    地名。位西藏江孜以东,扼江孜通往拉萨之咽喉之地,取小路南下直达江孜到帕里中间之康马。光绪三十年(1904),英侵略军袭击江孜时,部分藏军集结于此,以切断英军后路,并将江孜之部分英军诱出至此袭击之,并从

  • 南单于

    南匈奴诸单于之通称。见“南匈奴”(1590页)。

  • 索巴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西藏索县境内。为哲蚌寺属部,由帕巴、尼巴、恰吾、索究、削巴、札仓诺玛等6个措哇组成。原属“霍尔王”,后供奉给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复由五世达赖转赐哲蚌寺。

  • 阿里白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以物与人已然”,即“已把东西给人”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名命名者。如海陵王之侄完颜阿里白。

  • 拓跋沙漠汗

    ?—277鲜卑拓跋部贵族。※拓跋力微子。自三国魏景元二年(261)始,质子魏晋之都洛阳,习观风土,接受汉文化,穿汉服,学弹丸武艺,英姿瑰伟,为朝士所仰。晋泰始三年(267),以父年迈求归,晋武帝具礼护

  • 班禅九世

    见“却吉尼玛”(981页)。

  • 外仓地

    清代蒙旗公地。也称官舍地,包括牧养地、荒地。可用旗的名义出租,立契约,每年征租,只要租种者不欠租粮,不得夺地。所得收益归旗府。也有不立契约而出租的土地,称白渣地,可以随时收回。

  • 甲不太爷

    旧时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佛主之一。传说原来木戛区勐糯寨百姓,后外出学佛,修行三四年后回勐糯,筑起佛房,成了佛爷,利用传播佛理建立威信,最后成为木戛区各寨的宗教头人和政治首领。主宰辖区内一切重大事务。

  • 察剌孩领忽

    古代蒙古部贵族首领。又译察剌哈宁昆、察剌合领昆。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次子。“察剌孩”为名,“领忽”为官职。是时,蒙古地临契丹,臣属于辽,被封为“令稳”(辽朝小部族下所设官职),蒙古语讹为

  • 长史

    官名。清沿袭历代王府制于宗室王府、公主府设此以综理府事。亲王、郡王府长史,授文职正三品;固伦公主府长史,授武职正三品虚衔,和硕公主府长史,授武职正四品虚衔,均兼副内管领,食六品单俸,戴孔雀翎。其制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