湔氐道
古地名。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守(前256—前250),为修治水利,“乃至湔氐”,从水上立祀三所。后设湔氐道。西汉时属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为十三氐道之一。位于岷山以东岷江发源处,今为四川松潘地。秦汉县有蛮夷曰道,此道为湔氐所居之地。甲骨文中有湔方,为商时族名,疑与此有关。汉代及其以后,一直为氐羌居地。汉惠帝三年(前192),湔氐众曾起兵反汉。蜀汉时为氐道县。晋改为升迁县。
古地名。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守(前256—前250),为修治水利,“乃至湔氐”,从水上立祀三所。后设湔氐道。西汉时属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为十三氐道之一。位于岷山以东岷江发源处,今为四川松潘地。秦汉县有蛮夷曰道,此道为湔氐所居之地。甲骨文中有湔方,为商时族名,疑与此有关。汉代及其以后,一直为氐羌居地。汉惠帝三年(前192),湔氐众曾起兵反汉。蜀汉时为氐道县。晋改为升迁县。
古水名。为今辽宁境内之浑河。唐永徽六年(655),新罗因高丽、靺鞨夺其36城,向唐求救,唐高宗命营州都督程名振率师救援,与高丽军大战于此水。
即“移剌子敬”(2067页)。
南北朝时东荆州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分布在今河南泌阳东南。北魏景明四年(503),族人樊素安举兵,称帝。正始元年(504),其弟樊秀安亦起事,后为左卫将军李崇等所平。其后裔大多与汉族融合。
辽初所立附属国。一般简称东丹。因在契丹之东得名,即东契丹之意。辽天赞五年(926,即天显元年)元月,契丹主阿保机亡渤海国,二月改渤海为东丹,封长子耶律倍(一曰图欲)为人皇王主之,建元甘露,都天福城(即
即“金满城”(1476页)。
1749—1834清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卓特氏。字松岩。乾隆翻译进士。五十七年(1792),由礼部主事升员外郎,后迁郎中,内阁蒙古侍读学士。六十年(1795),迁内阁学士。嘉庆元年(1796),任科
即“妣吉”(1260页)。
即“韦昌辉”(246页)。
见“友帖卫”(196页)。
即“扎里赤”(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