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名德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潘名杰”(2528页)。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潘名杰”(2528页)。
县名。位于贵州省中南部。为水、苗等族之居住地。唐时,置婆览县,属应州。宋为绍庆府所领。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烂土洞长忽带以地内附。二十八年,置定云府,治烂土,又置合江洲、陈蒙洲,皆属之。明洪武十
即“觱篥”(2547页)。
哈尼族传统节日之一。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据记载,明永乐十一年(1413),教化长官司土官龙者宁入贡京师,瞻仰京城先进文化盛况,并出席明成祖亲临的端午盛节。龙者宁返故里后,每年便在六诏山哈尼区如期举行,
见“青裤瑶”(1280页)。
明代云南湾甸傣族首领。初受麓川宣慰使思伦法委为湾甸陶孟。永乐三年(1405),升湾甸长官司为州(治今云南昌宁县西南湾甸镇),以其为知州,赐印章、金牌。四年,明廷以湾甸道里险远,改每年朝贡为三年一贡,如
亦作巴饶克、巴敖克。佤语音译,意为“住在山上的人”。居住在云南耿马、双江、沧源和澜沧等县的佤族自称。大多居于山区,很早就以农业为主,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是佤族中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一部分。参见“佤族”
唐末河西地区地方政权。 “西汉”,意为西部汉人;“金山”,又名金鞍山,在敦煌西南,即今甘、青、新三省交界处之阿尔金山。唐哀帝天祐二年(905,一说三年),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即张奉)所建。奉自称“白衣
后凉后主建康公吕隆年号。401—403年,凡3年。
见“清文鉴”(2106页)。
?—170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绰斯喜布次子。号额尔德尼珲台吉。向清进九白之贡(白驼1、白马8),授札萨克。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属众归清。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