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国维

王国维

1877—1927

近代著名学者。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号观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上海,掌时务报馆文牍,业余入东文学社习日、英语,喜读康德、叔本华、尼采著作,思想颇受影响。后历在湖北农业学堂、江苏通州、苏州师范学堂任教。三十二年(1906)赴京任学部图书馆编译。辛亥革命后,流寓日本东京,辛勤治学。1916年归国,任上海哈同氏《学术丛编》编辑。在沪期间,著述渐多。后赴北京,于1923年夏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任清华学校(后改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1927年夏,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生平治学方面甚广,先后涉及哲学、文学、戏曲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汉晋木简、汉魏碑刻、敦煌文献、西北地理、蒙古史等学科,皆造诣精深,并以突破性的成就发表为各种创作、考释、校注、跋论、专文,在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其名著,文学方面有《人间词话》,戏曲方面有《戏曲考源》、《宋元戏曲史》,殷周汉魏金石文及古史研究、敦煌文献研究等方面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论》、《胡服考》、《毛公鼎考》、《散氏盘考释》、《古史新证》、《周开国年表》、《汉代古文考》、《魏石经考》、《唐写本敦煌杲户籍跋》等,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方面,有《西域井渠考》及《鞑靼考》、《辽金时蒙古考》、《圣武亲征录校注》等有关蒙古史研究的奠基性名作。1905年曾辑旧撰诗文为《静安文集》行世。1921年复辑辛亥革命后重要论著成《观堂集林》20卷,1932年刊行。其遗著有罗振玉汇辑的《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及赵万里等重订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猜你喜欢

  • 马安礼

    近代伊斯兰学者、翻译家。字敬斋、号率真子。云南师宗县(今属泸西县)人。回族。生于书香世家,幼年从父就读,勤学好问,聪颖过人。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道光三十年(1850)前后,受业于经学大师马复初

  • 达撒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又作“挞撒”。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置有瓦里。达撒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瓦里。应天太后※长宁宫、承天太后※崇德

  • 虎池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属辽太祖※弘义宫。

  • 塔失

    见“塔克世”(2158页)。

  • 木叶山

    传说中契丹民族发源地。位于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和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之间。相传古时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

  • 小云石脱忽怜

    蒙古国时期高昌畏兀儿大臣。又作窍云赤笃忽璘。原任畏兀儿吾鲁爱兀赤(意“大臣”)。太祖成吉思汗六年(1211),与父的斤必里杰提(智福大相)从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入觐成吉思汗,遂留侍汗。从征西域,还,

  • 河防通议

    书名。元代回回学者瞻思(1277—1351)编撰。成书于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是一部治理黄河的历史文献。本书系将宋代沈立《河防通议》及金代都水监《河防通议》合并、重新编订而成。分6门,门各有目,

  • 明边墙

    明代辽河东西民族区域分界线。明廷为防备兀良哈蒙古三卫和女真各部骚扰汉族聚居区,巩固其对东北地区的稳定统治而设立的防线,简称“明边墙”。共分三段,即辽西边墙、辽河边墙和辽东东部边墙。辽西边墙始修于明正统

  • 耶律逊宁

    见“耶律休哥”(1310页)。

  • 乞伏乾归

    ?—412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陇西鲜卑人。※乞伏国仁弟。晋太元十三年(388),兄卒,被推为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河南王,改元太初,迁都于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北黄河南岸)。次年,受苻登册封为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