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藏语音译,又作“”,意为“官”。清松筠《西招图略》载:“藏之领兵官曰琫”。清廷于西藏设藏族兵3000,由琫统领,每25兵设定琫1人,5定琫设甲琫1人,2甲琫设如琫1人,2如琫设戴琫1人。共设四品(不分正从)戴琫6人、五品如琫12人、六品甲琫24人、七品定琫120人。驻前藏者归绿营游击(从三品)总辖,驻后藏者归都司(正四品)总辖。规定优待办法:戴琫,拨给庄田一处;如琫,每年给银36两;甲琫,给银20两;定琫,给银14两8钱。初,西藏官员皆用“东科尔”(即世家子弟),率以其幼丁越级登进;非东科尔出身者除拔补定琫之外,不能再有升迁。乾隆五十八年(1793)定制:非世家子弟亦准由定琫升至戴琫,出身东科尔者年18岁以上始准选用官缺。

猜你喜欢

  • 嘉木样嘉措

    1638—1683四世东科尔活佛。藏族。幼年从却藏活佛南杰班觉出家。清顺治三年(1646),赴前藏,随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受戒,赐号多居嘉措。后在哲蚌寺拜见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并得到第斯索南群佩及青

  • 苻洪

    285—350十六国时期氐族首领。原姓蒲,字广世,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先世为西戎首领。父怀归,为部落小帅。《晋书》称其“多权略,骁武善骑射”。时值永嘉之乱,常散家财,召集谋士商讨安危变通之

  • 西夏事略

    书名。(1)宋王偁撰。1卷。本书记党项拓跋氏兴起至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史实。曹溶《学海类编》收有此书,实即王偁《东都事略》卷127至128中之《西夏》附录。(2)清陈崑撰,16卷,未见传本。《清史稿·艺文

  • 耶迷只部

    辽代部族名。辽兴盛后,归附于辽,成辽属部之一。辽置该部诸官职,属辽北面属国官。按辽制,凡属国、属部之官,大者可封大王,小者置部节度使,命原部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恩威兼施,以保柔远之道。辽兴宗重熙三年

  • 折继世

    宋代将领。党项羌族。※折惟忠子,※折继祖弟。少从军,为延州东路巡检。宋治平四年(1067)十月,闻知西夏左厢监军嵬名山欲以绥州降宋,遣子克懃报宋将种谔,使宋协助取绥州,已率步骑万余人自怀宁砦趋银州,分

  • 《高王观世音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西夏文译者佚名。木刻版长卷,长260厘米,高17厘米。卷首有版画,为序文所叙故事分解图画。版画分4部分,每部分都有西夏文图解。图后有序文29行。序后为经文,每行12字上下。最后有发愿文3

  • 重九节

    见“必里迟离”(633页)。

  • 和士开

    524—571北齐大臣。字彦通,清都临漳(治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人。其先世西域商胡,本姓素和氏。一说原属鲜卑素和部,后西徙。一说原为西域胡人,后赐姓素和。仪州刺史和安子。幼聪慧,选为国子学生。天保(5

  • 南京三司使司

    契丹地方官署名。掌管南京道(治所在今北京)财政。置官有:三司使、知三司使事、知三司事、三司副使、同知三司使事等。属南面京官。《辽史·百官志》称:“四京随宜设官,为制不一。”契丹三司与中原不同,不主全国

  • 广济寺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俗称锦州塔。座落在今辽宁锦州旧城北部。建于辽道宗清宁三年(1057)。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56米余。塔基高大,为须弥座式。以斗拱挑承勾栏。首层塔身刻门窗、佛龛等,每面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