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瑶语支

瑶语支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语支之一,只有勉语一种。中国境内外自称“”、“金门”、“门”、“标曼”、“标敏”、“藻敏”等的瑶族,海南省自称“金门”、“门”的苗族,他们使用的语言都属勉语。使用人口国内外近100万。主要特点:汉语借词比较多;声母、韵母、声调都有逐渐简化的趋势;声母清浊对立,浊声母可以出现于双数调和单数调的音节;送气音声母的音节大多数是汉语借词;浊闭塞音声母一般同苗语支的语言带鼻冠音的清闭塞音声母相对应;浊鼻音声母能自成音节;辅音韵尾多数地区有-p、-t、-k、-m、-n、-等6个,一部分地区只保留-n、-或-;元音不分松紧,韵尾前的元音一般还有长短对立现象,但多数地区也只有a、o两个元音的韵母分长短,有些地区元音已不分长短;声调系统与汉语相同,古代分4个声调,相当于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后来由于声母清浊各又分化为阴、阳两类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8个调类;连读变调很普遍,与构词有一定联系。词根都是单音节的,构词能力较强;合成词比较丰富,多为修饰式的,带附加成份的词不多,有的附加成分已逐渐脱落。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语序,没有自动和使动的语法范畴;名词、指示代词、状词和数量词组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前;形容词作定语时一般在中心词后;量词比较发达;指示代词有近指、中指、远指之分,人称代词有单数、复数之别;数词有两套,“十”以内的用固有词,“十”以上的用汉语借词;连词、副词固有的比较少,大多数是汉语借词,一般在有文化的人当中使用;句子的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谓语动词后。

猜你喜欢

  • 汗腾格里山

    清代新疆山名。《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指为天山主峰。即今新疆温宿县北汗腾格里峰。位于中国、前苏联边界上。海拔6995米。高处终年积雪,有现代高山冰川。

  • 阿侬

    北宋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之母。广南西路左江武勒州人。壮族。聪敏有谋。夫侬全福为傥犹知州,宝元(1038—1040)初年为抗击交趾,曾建立长其国,自尊为昭圣王帝,后被交趾执杀。携子侬智高出走雷火峒。庆

  • 西域总志

    见“西域闻见录”(711页)。

  • 塔哈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载,清代塔哈河在黑龙江境内。今有人定在呼玛尔河支流塔哈河流域。

  • 老傈傈文

    我国傈僳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由缅甸克伦族传教士塞耶巴多于1912—1914年间创制,后来英国传教士富富塞(J·O·Frezer)进一步完善了它。采用正反、颠倒的大写拉丁字母表示30个辅音和10个元音

  • 刘文正

    1899—1939革命烈士。河北省定县人。回族。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在北洋军阀部队担任连长。1931年“9·18”事变后,因不满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退伍。1935年受当地中共地下党员肖秉钧影响参

  • 浑不似

    即“火不思”(392页)。

  • 铁乖温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铁乖温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抹里。

  • 李师道

    ?—819唐朝官员、地方割据者。高丽人。※李纳子,※李师古异母弟。知密州(治今山东诸城县)事时,师古死,其女(一作属下)秘不发丧,潜遣使迎继之。元和元年(806)七月,唐宪宗授以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

  • 银州

    州名。北周保定三年(563)置。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隋废,唐贞观二年(628)复置,曾改银川郡。隶夏州定难军,五代后党项据其地。宋时与西夏多次争夺、占领。崇宁五年(1106)宋改银川城,后复归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