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兰王

白兰王

①封爵名。西秦太初三年(390),金城王乞伏乾归以吐谷浑王视连(350—390年在位)遣使贡献,赐以此爵。因吐谷浑据有白兰(今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一带),故以地为封爵名。同年,视连卒,子视罴继位,西秦复以此爵封之,拒受。建弘二年(421),秦王乞伏炽磐亦用此封号授阿柴(又作阿才,417—426年在位)。 ②元代封授藏族的世袭王爵。白兰为古西羌族、部名,7世纪为吐蕃王朝所灭。元代乌思藏萨迦款氏家族有4人先后受封为白兰王。最初,恰那多吉(1239—1267)应蒙古阔端太子之召,随兄※八思巴赴凉州(今甘肃武威),留居内地18年,尚蒙古公主,世祖时始封为白兰王,赐驼纽金印,地位与皇室诸王同等;约至元元年(1264),奉诏随八思巴帝师西还,任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最高执法官。恰那多吉一系后绝嗣,其侄孙琐南藏卜为蒙古公主所生,于至治元年(1321)袭封,旋出家为僧。泰定四年(1327)还俗,亦尚蒙古公主,又复爵。其异母弟公哥雷必迥乃坚藏班藏卜(1308—1336)亦尚蒙古公主,袭封。其三子扎巴坚藏(1336—1378),嗣袭。白兰王之驼纽金印今仍存。

猜你喜欢

  • 多罗那他

    1575—1634藏传佛教觉囊派高僧。原名觉囊衮噶宁波。藏族。生于卫藏交界地之喀热琼尊(又称觉摩喀热)。出身惹氏家族。父名朗杰彭措,出生时头有白发,时称“白发婴”,初名斯觉多杰。相传其4岁时被认定为觉

  • 脱勒格赤

    蒙古语。又译“脱烈格赤”。“脱勒格”意为“卦”、“占卜”,“占卜用小弓”,“赤”意为“执事人”。《元朝秘史》释为“卜人”,《华夷译语》解为“卜者”。

  •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

    1704—1787或(1708—1788)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学者、青海佑宁寺(即郭隆寺)第三世松巴活佛。“松巴”一名有二解:一说松巴二世松巴达曲绛措生于松巴村,故名;又说系藏族十八族系中之一支。

  • 吹萨嘎巴达彦齐

    ?—1684内蒙古归化城土默特广安寺活佛。原为庆缘寺监寺,是一位资深学博的格隆。顺治十五年(1658),在东固山山麓建寺,请班禅额尔德尼赐名为广安寺。自是在寺内坐禅修行近30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

  • 天方性理

    书名。亦名《天方性理图传》。清代回族学者※刘智撰。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前后。包括本经(5章)和图传(5卷)两部分,图以著经之理,传以详图之义。乃合伊斯兰教一神论与中国儒家性理学说为一体,论

  • 宁甲速

    即“完颜守绪”(1153页)。

  • 察罕托洛亥

    地名。又作“察罕托罗海”,蒙古语,“察罕”谓“白”,“托洛亥”谓“头”,意译为“白云山”。亦名察罕城。位于青海省哈拉图西,南滨倒淌河。清圣祖亲征噶尔丹,遣使宣谕青海诸部,会盟于此。雍正元年(1723)

  • 保塞羌

    参见“守塞羌”(902页)。

  • 阿史那伏念

    ?—681东突厥反唐首领之一。又作史伏念。阿史那氏。※颉利可汗从兄子。初居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永隆元年(680),阿史德温傅为唐军所败,阿史那泥熟匐可汗被杀后,复被迎立为可汗,与唐军对抗

  • 里畏吾

    见“撒里畏吾”(24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