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可久
五代时吐谷浑部首领之一。后唐赐姓名李可久。位亚于首领※白承福。官居宁朔、奉化两府留后、检校尚书、左仆射。后唐清泰三年(936),受封检校司徒。后晋天福八年(943),以白承福部副使名义至后晋朝贡,备受优礼。因见后晋势衰,契丹势盛,又不堪受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之威虐,于开运二年(945,一说三年),以牧马为名,率本帐北遁契丹,受辽封云州观察使。因其叛逃,致使白承福受株连,为刘知远谗陷,被杀。
五代时吐谷浑部首领之一。后唐赐姓名李可久。位亚于首领※白承福。官居宁朔、奉化两府留后、检校尚书、左仆射。后唐清泰三年(936),受封检校司徒。后晋天福八年(943),以白承福部副使名义至后晋朝贡,备受优礼。因见后晋势衰,契丹势盛,又不堪受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之威虐,于开运二年(945,一说三年),以牧马为名,率本帐北遁契丹,受辽封云州观察使。因其叛逃,致使白承福受株连,为刘知远谗陷,被杀。
①见“耶律术者”(1308页)。 ②见“萧仲恭”(1993页)。
见“敌烈部”(1882页)。
1903—1956革命活动家。蒙古名都楞仓,字雁秋。内蒙古原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蒙古族。热河师范学校毕业。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26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勇士山麓”,亦名察瓦巴宿、察贡、巴苏。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怒江上游,属昌都地区。其地东北为牧区,河谷为农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封察木多地区帕克巴拉为呼图克图,与副呼图克
见“谔勒哲炳鸿台吉”(2129页)。
见“松木儿台吉②”(1297页)。
县名。在今吉林省西北部。古扶余国都所在地。明置三万卫。清为郭尔罗斯前旗地。光绪十五年(1889)以土地开垦,蒙汉杂处,置农安县。为清末割蒙旗土地而设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
见“台郎卫”(649页)。
藏语音译,又作“肖孜巴”,意为“掷骰”。“雀洛”与“肖”均为骰子,即汉地古称之双陆。此种掷骰唐代吐蕃时已存在,《新唐书、吐蕃传》称为“陆博之戏”。在新疆米兰出土的吐蕃文物中就有“骰子”,可证唐书所载不
即“仰华寺”(8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