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居易

白居易

772——846

唐朝诗人。字乐天。一说其先世为西域龟兹胡人。北齐五兵尚书白建后裔。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曾祖白温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北)。襄州别驾白季庚子,生于河南新郧。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授盩厔县尉,集贤校理。二年,入为翰林学士。三年,拜左拾遗。五年,为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814),授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宰相吴元衡被刺,其力主缉捕凶手,得罪权贵,以越职言事罪,贬为江州司马。后迁忠州刺史。十四年(819)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次年,转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长庆元年(821),转中书舍人。目击宦官擅政,朋党倾轧,政治昏暗,自请外出,历任杭州、苏州刺史。文宗即位,征拜秘书监。大和二年(828),转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三年,称病东归,为太子宾客。五年(831),授河南尹。七年,复授太子宾客分司。开成元年(836),授太子少傅,进封冯翊县开国侯。会昌(841—846)中,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退居洛阳香山,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以诗酒咏佛为事。卒,赠尚书右仆射。其诗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先与拓跋鲜卑后裔元稹齐名,号称“元白”;后与匈奴独孤氏后裔刘禹锡齐名,号称“刘白”。一生著述颇丰,有文集75卷,经史事类30卷。在创作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提倡用诗歌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其“讽喻诗”多同情人民疾苦,揭露统治者的腐朽与残暴,如《杜陵叟》、《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红线毯》、《歌舞》、《伤宅》等,即是这类代表作。而《长恨歌》、《琵琶行》,长期以来为传诵人口之名篇。有※《白氏长庆集》(页)。

猜你喜欢

  • 恩克巴雅尔

    ?—1928蒙古革命党人。汉名金安喜。内蒙古乌拉特西公旗人。蒙古族。早年参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1927年8月参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召开的特别会议,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8年8月在乌兰

  • 耶尔戈木

    其与义都部落称为“戈巴盎”的内涵相同。见“※赫戈木”(2421页)。

  • 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叫“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作“蒙古勒格”或“班布克格尔”。“蒙古包”之称源于满语,《黑龙江外记》:“穹庐,国语(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

  • 黑鞑事略

    书名。南宋彭大雅撰,徐霆疏证。1卷。成书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彭、徐二人曾为南宋使节随员先后到达窝阔台汗庭,各据亲身闻见记录蒙古汗国状况,归后,各出所撰,以彭著为定本,间有不同,徐则加以疏证,遂

  • 曷多汗

    ?—394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贵族。郁久闾氏。柔然西部首领※緼纥提幼子、※社仑弟。原与父兄率部居柔然西部,服属鲜卑拓跋部。拓跋什翼犍(320—376)卒后,与父兄趁机脱离拓跋部,投附刘卫辰(夏主赫连勃勃

  • 打铁仡佬

    古族名。清至民国时期对部分仡佬族的称呼。一说为打铁苗。主要分布在贵州平远(今织金县)、永宁(今关岭、晴隆一带)。详见“仡佬族”(572页),“仡僚”(571页)。

  • 张怀寂墓志铭

    清宣统二年(1910)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楷书志文33行,满行35字。述张怀寂家世并记唐武则天时征伐吐蕃,收复西域四镇事迹。

  • 东海郡侯

    见“完颜永济”(1151页)。

  • 阿奇木汗条勒

    见“艾克木汗”(437页)。

  • 玛里雅兀特

    即“米喇兀”(9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