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砫宣慰司

石砫宣慰司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天启元年(1621),由石砫宣抚司升置。以原宣抚使马千乘子马祥麟晋为宣慰使,治石砫(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管辖溪洞蛮民(今土家族等)。明隶重庆府(治今重庆市区),清隶夔州府(治今四川奉节县)。东汉名将马援后裔马定虎于南宋时,以征服五溪蛮之功,受封四川石砫安抚司安抚使。元兴,改称石砫军民府,后复改为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安抚使马克用(马定虎十五代孙)归服,遣子马付德及同知陈世显入朝贡方物。翌年,明改安抚司为宣抚司。后宣抚使马应仁因罪谪戍。宣德五年(1430),以其子马镇为宣抚使。成化间(1465—1487),宣抚使马澄袭职,被杀。十八年(1482),以马徽继袭。万历二十二年(1594),女土官覃氏行宣抚司事,旋由长子马千乘(马克用十代孙)袭职,累功加封太子太保忠贞侯。崇祯时千乘卒,妻秦良玉署司事,以帅部赴重庆平※奢崇明、※安邦彦功,加封夫人。至其子马祥麟袭职时,升宣慰使。清顺治十六年(1659),祥麟子马万年帅众归附,仍授宣慰使。乾隆十七年(1752),宣慰使马孔昭缘事参革,由马光仁护理土务。二十五年(1760),改为石砫直隶厅,降宣慰使为土通判,准世袭,不理民事。二十七年,马图昭袭土通判。四十五年(1780)斥革。次年,命马祐昭仍袭土通判,领号纸一张。民国二年(1913),废土官,降为县。

猜你喜欢

  • 赭支

    即“者舌”(1348页)。

  • 董蛮

    见“马湖蛮”(178页)。

  • 基诺语

    我国基诺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境内,使用人口约1.8万。基诺语有攸乐和补远两个方言。方言间差别不大,基本可以通话。方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

  • 额敏和卓

    ?—1777清代新疆吐鲁番郡王。维吾尔族吐鲁番大阿訇尼雅斯和卓子。世居鲁克沁。初隶准噶尔。康熙五十九年(1720),投附清朝。雍正四年(1726),清军撤居哈密,以吐鲁番给策妄阿拉布坦,受命辖鲁克沁众

  • 倭里罕

    1821?—1865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又作阿里汗、条列和卓、倭里汗条勒和卓。移居浩罕之维吾尔族和卓后裔,※张格尔弟巴布顶子。道光二十七年(1847),参与卡塔条勒(迈买的明)领导的“七和卓之

  • 赛那剌

    见“巴尔斯博罗特”(418页)。

  • 元顺帝

    见“妥懽贴睦尔”(1102页)。

  • 维吾尔语

    我国维吾尔族使用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新疆维于尔自治区,使用人口约722万(1990)。另外,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廿共和国有22.8万(1989)人使用这种语言。维于尔语属阿尔泰

  • 辽西鲜卑

    ①汉代时游牧于辽西一带鲜卑人的称呼。因驻牧其地,故名,与汉时战时和。东汉安帝元初四年(117),其首领连休曾率众烧塞门,寇百姓。永宁元年(120),其大人乌伦、其至鞬率众降汉,奉贡献,分别被封为率众王

  • 霍斯库鲁克之战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木之乱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二年(1757),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玛罕木特之子布拉尼敦(大和卓木)、霍集占(小和卓木)发动叛乱反清,屡与清军作战。二十四年(1759)闰六月,以清军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