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爰部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950五代后汉时期楚王。字德丕。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一作扶沟(今河南扶沟)人。楚王※马殷之子,※马希范同母弟。原为武安节度副使、天策府都尉,领镇南节度使。性谨顺,受兄宠爱,受命判内处诸司事。
见“斡勒”(2424页)。
见“卢国”(549页)。
?—1891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姓索绰络氏。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历官实录馆纂修,侍讲学士,礼部、户部右侍郎,正红旗蒙古副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等。咸丰八年(1858),宝泉局炉棚起火,请另购
金代海陵王※完颜亮之昭嫒。契丹族。曾许嫁奚人萧堂古带。海陵王纳之,封昭嫒。时堂古带为护卫,恋旧情,使侍女习撚以软金鹌鹑袋暗赠,事觉,被海陵王于宝昌门楼手刃击杀,堕门下死。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唐古(※党项)族民户所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又值圣宗释免奴隶,以置部,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
远古时代汪芒氏君主,亦作古族名。其职守在封嵎之山(封山、嵎山之合称,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据孔子云:“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指夏禹大会诸侯于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将违令
赫哲语音译,意为晒生肉条子。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族以鱼兽肉为主食,在打到野兽肉吃不完时即晒成肉条储存备食。有生晒、熟晒两种。打到鹿、狍,肉剩余很少时即生晒,其法是将脊背肉和腿肉
见“旧土尔扈特部西路旗”(524页)。
?—1583明建州左卫首领。又作觉常刚、叫场。女真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祖父。世居苏子河畔赫图阿拉(今新宾满族自治县境,清初兴京)。与其兄弟德世库、瑠阐、索长阿、宝朗阿、宝实等6人,通称宁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