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科罗

猜你喜欢

  • 杨大六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张秀眉”(1180页),“咸同起义”(1617页)。

  • 西凉乐

    十六国北朝时期盛行之音乐。唐朝十部乐之一。源于龟兹乐,并吸收汉族及小月氏、丁零、匈奴、氐等族的乐律。东晋时期,天竺国送给凉州牧张重华乐工12人,乐器一部,其中有笛子、琵琶、箜篌、五弦、铜鼓、皮鼓、都昙

  • 尔绵氏

    南北朝时期柔然部落名。推测源出辽东段氏鲜卑。柔然汗国兴起后,依附柔然,成为柔然的一个部。游牧于涿邪山(杭爱山南支)一带。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北魏分三路出击柔然,太武帝拓跋焘自领中路入涿邪山,该

  • 八鲁剌思

    蒙古尼伦诸总之一。又作巴鲁刺思、把鲁剌思,巴鲁刺。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源,皆出自孛端察儿(成吉思汗十世祖)。据《元朝秘史》,为巴鲁剌台后裔。相传其身材魁伟,食量过人,故名,后子孙遂以为氏。逐渐繁

  • 库鲁木旭伯克

    清末新疆地方官员。原为游牧于帕米尔一带的柯尔克孜族千户长。光绪四年(1878),清政府将帕米尔地区的军政中心由郎库里移至木尔加木后,与千户长沙依木伯克一起被任命为当地行政长官,管辖喀拉库里、郎库里、木

  • 安边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十五府之一。领安、琼二州。治安州,故址有多说,即:在前苏联沿海州滨海地区,或具体指在奥耳加附近;在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地区,靠近乌苏里江的地方;在今松花江下游东;在今辽宁省开原县北和岫

  • 阿的讷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阿济纳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有阿济纳河,在盛京将军所辖境内,与恰库站扎穆峪相近。

  • 地坝长官司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末置,以宋代名将杨业后裔杨光同任长官。隶酉阳宣抚司(后为“酉阳宣慰司”)。清顺治十六年(1659)归附,因呈请袭职迟延,部册无名,未准世袭,亦未颁给印信、号纸,仍称长官。住牧四川酉

  • 顺义王部

    见“土默特万户”(72页)。

  • 龟兹乐

    古代乐名。以源于龟兹(在今新疆库车一带),故名。后传入中原,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居胡部之首,称龟兹乐或龟兹伎,是西域音乐的中枢,为隋七部乐、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之一。南北朝、隋、唐时期流行。其乐曲有散曲和大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