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
参见“奥米”(2252页)。
参见“奥米”(2252页)。
见“耶律资忠”(1319页)。
见“回霸”(780页)。
见“洛桑丹悲坚赞”(1735页)。
明代哈密首领。永乐六年(1408),奉忠顺王※脱脱命与买住、火鲁忽赤至京贡马,被明廷封为都指挥同知。翌年,又至京贡马。八年(1410),因脱脱沉湎于酒,不理政事,拒属下劝谏,明廷谕其善辅之。及脱脱暴卒
见“古儿罕”(440页)。
?—1889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号东阁主人,宣宗※曼宁第五子。道光二十六年(1846),袭惇郡王。咸丰五年(1855),降贝勒。六年,复封郡王。十年(1860),晋惇亲王。卒,谥勤。著有《东园
清朝中央政府对蒙古、藏、维吾尔等民族上层王公朝觐所定的一种礼制。规定每年在旧历年前,分班轮流到京朝觐,故称。顺治五年(1648)规定蒙古王公、台吉、都统等于年节朝觐。六年规定,每年于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十
?—418南北朝时期吐谷浑王。一作什寅。姓吐谷浑氏。※树洛干子。北魏承平元年(452),其叔慕利延卒,继立为王。始于伏罗川(今青海湖西南巴隆附近)建城廓定居。附北魏,奉修贡职,受封镇西大将军、沙州刺史
明代东蒙古部名。亦译作“叭要”、“摆腰”、“伯腰”、“拔要”、“摆曰”、“把岳忒”等。该部源于蒙元时期,《蒙古秘史》、《史集》、《元史》均有记载,称作“巴牙兀惕”、 “伯牙吾”、 “伯牙兀”、※“伯岳
1729—1815清代学者。字芚兮,号松霭。浙江海宁人。乾隆进士。生平撰述以《西夏书》最著名,有抄本传世,一称《西夏书列传》。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