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羌语支

羌语支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语支之一。分布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包括11种现行语言和1种文献语言。由于这个语支的多数语言是80年代才陆续对外介绍,所以人们对它的特点还知道得不多。羌语支本身可分为北支和南支,北支受藏语影响大,南支受彝语支语言影响大。各语言远近关系可用下表加以表述:语音特点有:复辅音丰富,多的有200多个,有二合和三合两类,二合由前置加基本辅音或基本加后置辅音构成,三合由基本加前后置辅音构成。单辅音一般在40—50个之间,个别语言超过50个。有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塞擦音分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4套。元音有长短、卷舌、鼻化等区别,南支有松紧区别。复元音以后响为主,由i、u、y 3个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原始藏缅语的韵尾已基本脱落。声调发展不平衡,少数语言或方言尚未形成音位调,声调的作用相对来说作用不大。语法特点有:有丰富的粘着形态和屈折形态,南支和北支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别,南支相对说形态已简化。名词一般都有数和指小范畴。人称代词都有格范畴。数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量词比较丰富,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动词有人称、数、时态、体、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加前缀、后缀或词根屈折变化等方式表达,重叠词根也是重要的形态手段。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一般没有级范畴,基本形容词词根经常用重叠形式。结构助词很丰富,语法作用较大。词汇特点有:多音节的单纯词比例较大。语支内各语言间的同源词一般在20—30%左右,构词中词头多于词尾。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藏语,四音联绵词较丰富。羌语支的总特点是保留较多原始藏缅语的面貌,它在藏缅语族中的地位已逐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猜你喜欢

  • 载沣

    1883—1952清宗室大臣。字亦云,自号书癖。醇贤亲王※奕譞第五子,※宣统帝父。光绪十年(1884),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十五年,晋镇国公。十六年,袭封醇亲王。二十六年,补授内大臣。翌年,授头等专使德

  • 吃洛若洛谟瓜

    傈僳语音译,即“牧羊调”。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世代口头相传,为傈僳族口头诗歌中流传很广的优秀作品之一。叙述旧社会男女青年翻山越岭,寻找牧场;在风霜雨雪里牧羊、剪羊毛、纺羊毛、织毯的劳动生活。以真切动人

  • 吐门

    见“阿史那土门”(1231页)。

  • 阿拉沟竖穴木椁墓

    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阿拉沟。1976年至1977年发掘。地表封石、土穴、木椁。单人葬、双人葬均有。规模大、殉物多。出土虎纹金饰牌、饰带、双狮铜方座、细泥红陶器、漆器、丝织物等。金饰物尤多,形制具有

  • 仁美

    ?—924五代时甘州回鹘可汗。本名毋母主(一作乌母主)。一说为回鹘首领※仆固俊之子。初权知国事,称权知可汗。后梁乾化元年(911)立。诏书中称其“代袭骁雄,生知义烈”,与中原王朝修好,“贡奉不违,戎马

  • 旗下人

    见“旗人”(2460页)。

  • 都官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称都管伯克、都观伯克。“都官”,维吾尔语,意为“公署”。职司经理各处公文传递、记档、公物的分散、集中及外方来使供给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1

  • 索本堪布

    藏语音译,意“司膳堪布”。旧时专管达赖、班禅等藏传佛教大活佛膳食的僧官职称。秩从四品。后藏扎寺索本可补强佐缺;而孜仲可补索本缺,但均须经班禅与驻藏大臣协商委任。

  • 德宏

    地名。傣语音译,“德”意为“下面”,“宏”意为“怒江”(潞江),合称“怒江下游地方”。指云南潞西、瑞丽、盈江、梁河、陇川一带傣族地区。现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简称。属古“乘象国”(“滇越”)。东汉

  • 华严忏仪

    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编礼忏仪》,又称《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西夏、元朝之交贺兰山云岩慈恩寺护法国师一行沙门慧觉依经录,42卷。系作《华严经》道场时的规范,如卷一有广修供养、称赞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