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曷鲁

耶律曷鲁

872—918

契丹开国勋臣。字控温,一字洪隐。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族弟。自幼与阿保机同嬉,稍长,相易裘马,交情日厚。从政后,事阿保机尤谨、佩刀近侍,成心腹谋士,军国事非其参议不决。阿保机称帝前,曾任挞马狘沙里(侍卫亲军首领),领数骑前往招服小黄室韦。后随阿保机伐越兀与乌古部,连立战功。唐天复元年(901),因阿保机数讨奚部不下,奉命前往招降,以“契丹与奚言语相通,实一国”(《辽史》卷73),规劝奚首领术里归附。四年(904),讨黑车子室韦,在桃山(一说在今河北万全西北)大败唐幽州刘仁恭援军,迫室韦降附。次年,随阿保机赴云州(今山西大同)会晋王李克用,被克用惊赞为“伟男子”。天祐三年(906)底,痕德堇可汗卒,见时机成熟,力保阿保机称帝。次年,即翊戴阿保机“燔柴告天”,登皇帝位,开创了契丹民族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契丹开国后,他受任总宿卫,统侍卫亲军。建国初,族内争权斗争激烈,太祖五年(911)爆发以阿保机大弟剌葛为首的“诸弟之乱”,这是契丹开国首次重大政治事件,四年中三次谋反,酿成恶战,阿保机称帝所建明王楼被烧,祖先神帐被夺,叛军其势颇甚。他在战中力襄阿保机征讨。八年(914),乱平,以功擢迭刺部夷离堇(军事首领)。叛乱导致饥馑,“士卒煮马驹、采野菜以为食,孳畜道毙者十七八,物价十倍,”“民间昔有万马,今皆徒步。”(《辽史》卷1)乱平后助阿保机恢复生产,史载其“抚辑有方,畜牧益滋,民用富庶。”(同上,卷73)神册元年(916),拜“阿鲁敦(契丹语,意“盛名”)于越”,在诸开国勋臣中,被阿保机称之为“心”。继为先锋从伐西南诸族。二年,在可汗州(今河北怀来东)败唐节度使周德威,进围幽州(今北京)。三年七月,病卒。阿保机亲赐葬地,名“于越峪”,诏立石纪功。至辽道宗朝,清宁年间,立祠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大康年间,耶律孟简上书修史,首撰其事迹以进。

猜你喜欢

  • 三界

    ①藏语“康松”的意译。唐代吐蕃行政区划。有两种解释:据《德乌佛教史》载,唐代吐蕃将地界按上、中、下三种地理方位划分,每“界”又各分为“上三界”、“下三界”、“中三界”或“卫三界”三部分。三界具体所指范

  • 丰镇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侯补知府、丰镇蒙民理事同知德溥纂修。光绪十年(1884)成书。民国五年(1916)印刷。线装竖排铅印。1函2册,8卷。卷前凡例、目录,卷一星野、星图、占候、沿革、疆域、道路;卷

  • 苗瑶语族

    汉藏语系的语族之一。分苗、畲、瑶3个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和江西等省(区)。在国外,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国邻近中国的山区也有分布,都是近百年从我国迁移出去的

  • 和加尼牙孜

    1896—1941民国时期新疆政治活动家。新疆哈密人。维吾尔族。1912年参加铁木耳领导的第一次哈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失败后去北疆和阿富汗游历、经商。不久返回哈密,任王府卫队副队长。1931年率队参加

  • 阿旺图丹旦白尼玛

    约1811—1846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嘉庆十五年(1810),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四世圆寂后,被选认为转世灵童,是为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五世。生于塔尔寺所属的梅仰部。察罕诺门汗胞弟。道光(18

  • 卓尼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卓尼县。相传13世纪初此地建有一座宁玛派小寺。约元至元六年(1269),帝师八思巴赴京,途经此地,由其随行萨迦格西·希日益西改宁玛寺为萨迦派寺院。明永乐年间,※些地(系杨土司始祖)

  • 移剌中哥

    即“移剌众家奴”(2069页)。

  • 掏拓所

    官署名。为唐※安西都护府所属专管水利工程之机构。据库车出土文书,掏拓使为其长官,所役劳力,由农户按地亩摊派。

  • 车臣默尔根哈屯

    ?—1756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达什达瓦妻。达什达瓦死后,代辖众。清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率部众迎降。秋,阿睦尔撒纳举兵反清,因不堪凌虐,率众6千余人迁驻巴里坤,获车臣默尔根哈屯号,意

  • 正大营

    地名。位于贵州铜仁城北30里,铜仁至松桃之间。四面皆山,中有一平坝,约数里,形如釜底。为苗民聚居地。旧建有石城一座,设弁兵防守。清代乾嘉时苗民大起义始于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