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苏四十三起义

苏四十三起义

清乾隆年间撒拉族、回族联合反清起义。又称“苏四十三事件”。是时吏治败坏,贪污成风,循化地区连年歉收,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民族矛盾、阶级斗争日趋尖锐,加之乾隆二十六年(1761)以来,撒拉族内部伊斯兰教新教(哲赫林耶门宦)、老教(花寺门宦)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实行“赦一剿一,以分其力”的政策,偏袒老教,镇压新教。二十七年,将新教创始人马明心(回族)驱逐出循化;二十八年,建立循化厅(治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加强统治;三十四年(1769),又以“重罪”发其首领※贺麻路乎(撒拉族)至新疆乌鲁木齐给官兵为奴;封闭新教清真寺等,使矛盾激化。四十六年(1781),新教群众在※苏四十三、※韩二个(均撒拉族)领导下,攻占老教众多村庄,控制大部分撒拉地族区。清陕甘总督勒尔谨派兰州知府杨士玑、河州协副将新柱率兵前往弹压,扬言“为老教作主”,“尽洗新教”,苏四十三等被迫举行反清起义,于三月十八日、十九日杀死新柱、杨士玑及所带官兵;二十一日攻占河州城(今甘肃临夏西南)。守城清军、官吏或死或逃。回、东乡等族人民也纷起响应,在战斗中韩二个中炮身亡。起义军发展至2千余人,进抵兰州西关,围城求释马明心。布政使王廷赞施缓兵之计,强令马明心登城“劝退”,计不得逞,遂杀马明心于城头,义军战士义愤填膺,大举攻城。清廷命阿桂率京师精兵、川兵等合围。起义军退守华林山,失利,六月,苏四十三壮烈牺牲。七月,清军放火焚山,退入华林寺死守的义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猜你喜欢

  • 吾热赫苏斯

    撒拉语音译,意为“亲家之言”或“婚礼赞词”。青海和甘肃部分地区撒拉族传统婚俗。姑娘出嫁至男家时,由女方一位送亲的长辈或由女方邀请一位民间艺人,在宴席前述说嘱托词和礼赞词,以生动的比喻,贴切的说理,祝贺

  • 耶律隆祐

    ?—1012辽皇子。名又记作隆裕。小字高七,一字胡都堇。契丹族。为辽景宗※耶律贤第三子,辽圣宗※耶律隆绪二弟。史载其“性沉毅,美姿容”,“少时慕道,见道士则喜”(《契丹国志》卷14)。乾亨(979—9

  • 福州

    渤海王国置。为怀远府所辖9州之一。辽上京道有福州,治所故址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过去研究者或说是其移置,或说与之无关。

  • 塔失

    见“塔克世”(2158页)。

  • 乙室已

    契丹部族名。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之一部。与※“拔里”合称为“二审密”。世与耶律氏通婚,契丹开国后为国舅族。有人以为,审密原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一氏族,与大贺氏八部联姻。唐赐姓孙(“审密”与“孙”音

  • 把都帖木儿

    ?—1417明朝将领。亦译巴图特穆尔,汉名吴允诚。蒙古族。初为蒙古将,明初,居甘肃塞外,官至平章。明永乐三年(1405),受明将宋晟招抚,与另一蒙古将伦都儿灰(柴秉诚)率部众5000余人、马驼1800

  • 甘丹颇章

    西藏地方铸造的银币之一。为抵制流通于西藏地方的印度卢比,于道光二十年(1840)开始铸造,流通长达85年。银币正面中央有一八角形图案,背面中央为一花宝盆,上方有日月图案,四周为“扎西达杰”图案。面值白

  • 长毛歌

    畲族长篇叙事诗歌。清同治年间(1862—1874)浙江云和县东坑村畲民蓝三满编唱;清光绪年间(1875—1908)畬族蓝福余笔录整理而成。七言,分22段,长达5000多字。歌词叙述太平洋天国革命时期太

  • 三十姓鞑靼

    见“鞑靼”(2488页)。

  • 蒙古姓氏

    古代蒙古人主要以氏族、部落名为姓。族姓氏通常以祖先名字命名,如成吉思汗十世祖辈不古讷台、别勒古讷台后人分别以不古讷兀惕、别勒古讷惕为姓氏;其九世祖辈巴阿里歹、沼兀列歹后人以巴阿邻、沼兀列亦惕为姓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