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倪
亦作计然。春秋末越国著名谋士。字文子。原为晋国人,后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曾应越王勾践之召,谈君主治国盛衰之道。并向越王指出,欲报强吴之仇,兴师者必先“内蓄五谷,实其金银,满其府库,厉其兵甲”,否则,不可以战。为了振兴越国,向越王提议省赋敛,劝农桑,鼓励农商互利。越王大多言听计从,后来曾说:“吾之霸业,善计倪之谋也。”
亦作计然。春秋末越国著名谋士。字文子。原为晋国人,后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曾应越王勾践之召,谈君主治国盛衰之道。并向越王指出,欲报强吴之仇,兴师者必先“内蓄五谷,实其金银,满其府库,厉其兵甲”,否则,不可以战。为了振兴越国,向越王提议省赋敛,劝农桑,鼓励农商互利。越王大多言听计从,后来曾说:“吾之霸业,善计倪之谋也。”
晋代鲜卑叱卢部首领。见“叱卢”。(542页)。
哈尼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信仰的鸡蛋卜。为“贝马”(巫师)判断疾病的主要方式。将鸡蛋打破,倒在碗里,观察蛋白的泡沫,蛋黄的纹理,以判断吉凶。
书名。又称《回疆事宜》。清嘉庆九年(1804)蒙古镶黄旗人和宁辑。全书12卷。主要记述哈密、吐鲁番、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所辖南八城事略以及维吾尔族诸王公事迹。附有土尔扈特、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等略传。风俗等篇
?—1678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阿济格尼堪之子。初授兵部副理事官。顺治八年(1651),袭三等伯爵,兼管牛录,寻晋一等伯。擢刑部侍郎,调吏部,擢正白旗蒙古都统。康熙七年(1668),调满
契丹语。为契丹※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应天皇太后※长宁宫。
傣语称“纳曼”。农民称之为“纳曼当来”,意即“寨内大家的田”。指解放前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下为村社集体占有的土地。时村社之间有严格的地界;与村社成员一起生活而不脱离村社的人,均可平均分得一份土地使用
?—1348元朝大臣。又译乃马台。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五世孙,嗣国王忽速忽尔之子。成宗大德五年(1301),讨叛王海都、笃哇,以功授宣徽院使。仁宗延祐七年(1320),迁岭北行省右丞。英宗至治二
见“俄罗斯族”(1685页)。
地名。位于贵州铜仁城北30里,铜仁至松桃之间。四面皆山,中有一平坝,约数里,形如釜底。为苗民聚居地。旧建有石城一座,设弁兵防守。清代乾嘉时苗民大起义始于此地。
见“散毛宣抚司”(21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