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讨击使

讨击使

吐蕃在河陇占领区的驻军将领职称。系地方性职官。唐会昌二年(842),吐蕃达磨赞普被弑后,别将论恐热即任落门川(今陇西县附近)讨击使。拥兵争河陇吐蕃军权,以图实现自立为赞普的目的。

猜你喜欢

  • 比丘邦静根诉状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079号卷子。全卷藏文23行。系对比丘邦静根诉状的审理文书。静根之女奴洒邱子有女3人。静根将其母女4人供养给寺院,作寺户服役,后因这些奴隶又有子女数人,对其

  • 卫拉特

    蒙古族一支,漠西蒙古诸部总称。蒙古族oirad的汉译,蒙元时期译为斡亦刺、外剌、外剌歹,明代译为瓦剌,清代译为卫拉特等。汉语“亲近”之意,常引申为“近亲者”、“邻近者”、“同盟者”。一说意为“林木中百

  • 蒙政会

    参见“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2347页)。

  • 毗舍那

    即“毗舍耶”(1649页)。

  • 琐朗彭错

    清代四川德格土司。藏族。阿延札什长子。为德格寺僧。康熙四十六年(1707),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青海圆寂,转世于理塘,拉藏汗与清朝未迎立。青海诸蒙古王公命理塘土司潜送达赖喇嘛入德格,由琐朗彭错供养于

  • 勒墨

    傈僳族对居于云南碧江、泸水一带白族的称谓。详见“白族”(596页)。

  • 鄂伦春语

    我国鄂伦春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黑龙江省黑河市和塔河、呼玛、逊克、嘉荫等县。鄂伦春多半聚居。聚居地区的鄂伦春族大部分都使

  • 撒里畏吾

    古族名。始见于元初文献。亦称撒里畏兀、馺里畏吾、萨里辉和尔;明称撒里畏兀儿;清称锡喇伟古儿、西喇古儿黄番等。“畏吾”、“辉和尔”、“畏兀儿”、“伟古儿”即“回纥”、“回鹘”之对音。“撒里”一说为地名“

  • 窝耳轧那

    见“斡儿乞纳”(2427页)。

  • 接龙

    苗族民间祭祀风俗。又称邀请龙,敬龙。苗族以龙为吉祥富贵之象征,备加崇敬。祭祀时祈祷龙神庇护地方安宁、风调雨顺、人畜兴旺。湘西、黔东比较盛行,黔东南、桂北等地也有类似庆典。每年二月、八月或十月中择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