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赫哲语

赫哲语

我国赫哲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由于赫哲语既有满语支语言的特点又有通古斯语支语言的特点,因此研究者对赫哲语属于哪个语支有不同的意见。早期的分类法把赫哲与满等语言划为满语支,较新的分类法把赫哲与埃文基等语言划分为通古斯语支,但属于与埃文基等语言不同的次语支,即黑龙江次语支(又称那乃次语支)。还有一种分类法把赫哲语等语言划为与满语等语言(西语群)、埃文基语等语言(北语群)相并列的独立一支(东语群)。同意上述第二种分类法的人较多。赫哲语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的街津口、八岔两个民族乡,饶河县西林子乡四排村。赫哲族有1400余人(1982),但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本民族语言。分奇楞方言(在街津口、四排)和赫真方言(在八岔)。方言之间差别大,彼此不能通话。在国外和赫哲族自称相同、语言近似的有俄罗斯境内的那乃语。赫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赫哲语有7个元音,28个辅音。元音不分长短,复元音多。有不大严整的元音和谐律。既有软腭塞音、擦音,也有小舌塞音、擦音;既有齿龈擦音,也有舌尖擦音。另外,在一些词里仍保留着一些同女真语相一致而与满语不一致的语音现象。上述这些现象接近满语支语言的特点。有7个格,有人称领属范畴和反身领属范畴(缺复数第一人称“咱们”的领属附加成分)。动词有人称形式。这些现象接近通古斯语支语言的特点。句子结构的成分比较固定,主语位于谓语之前,修饰语位于被修饰语之前,宾语、补语位于动词谓语前。在主从复句中多用人称副动词和带有格附加成分的形动词作从句的谓语,并以此与主句相连。在词汇中同满语支语言相近的词占有较大的比例。表示渔猎生产活动的词语丰富。在词根后粘附构词附加成分以及词素与词素按照一定规则合成都是构词的重要方式。

猜你喜欢

  • 永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钮金印。中统二年(1261),拖雷第九子末哥之子昌童始封。其子伯帖木儿、孙卜颜帖木儿袭封。卯泽驸马于至顺元年(1330)亦受封。

  • 翁金碑

    突厥文碑铭。1891年雅德林采夫在今蒙古国和硕柴达木南80公里翁金河支流附近发现。今碑仍存原地。碑文刻在石碑两面和另一杀人石上,共20行。约建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一说二十七年,739),是后突厥

  • 段就六眷

    ?—318又作疾陆眷、疾六眷、段眷等。晋代鲜卑段部首领。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务勿尘子。父卒,嗣为辽西公。晋永嘉六年(312),与弟段疋(匹)碑、从弟段末波(䃅)等率兵5万余骑围攻石

  • 布曼

    部分壮族自称。壮语音译,亦译“布板”、“布蛮”,意为“村人”,与城镇居民相对而言。广西环江、钦州等地壮族均有这种自称。操壮语北部方言。

  • 吉能

    ①(1522—1572)明代蒙古右翼济农(亲王)。名诺延达喇,汉文史籍译作那言大儿。孛儿只斤氏。※吉囊(衮必里克墨尔根)长子。嘉靖二十一年(1542),父卒,嗣济农位。明人因其封号(济农)译称为吉能,

  • 也希丹毕嘉索

    即“罗藏丹森讲索”(1424页)。

  • 缪老生

    见“穆亮”(2555页)。

  • 噶山大

    即“嘎山达”(2449页)。

  • 猛骨孛罗

    1573—1600明代海西女真哈达部首领。又作孟格布录、蒙格布禄、孟革卜卤。女真族。纳喇氏。哈达部长。塔山左卫左都督※克什纳曾孙,彻彻木(克失音辰)孙,※王台第5子(外妇子康古鲁不入谱)。明万历三年(

  • 萧孝穆

    981—1043辽后族、学者。小字胡独堇,又作陈六。契丹族。为国舅详稳※萧陶瑰子,是辽圣宗钦哀皇后※萧耨斤之弟,辽兴宗仁懿皇后※萧挞里之父。史载其廉谨有礼法,仗义执言,政绩显著,时称“国宝臣”。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