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书名。简称《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蒙古王公功绩表传》。清祁韵士等纂。120卷。乾隆五十四年(1789)成书。有汉、满、蒙3种文本。汉文本最先告竣。满文本据汉文本译成。蒙文本又以满文本为蓝本译就。体例仿《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一部落立一表传,以年月日为编次,条其归附先后,叛服始末,封爵次第。功绩显著王公,于部落后每人立一专传,记其建功端委,传派之亲疏。取材以内阁大库库贮红本及《实录》为准,参酌理藩院所存世谱及蒙古各部呈送朝廷的蒙文报告。其部落地界,则据皇舆全图。分43表,33总传,284列传。其卷次布列顺序为:(1)科尔沁部表,扎赉特部表,杜尔伯特部表,郭尔罗斯部表;(2)喀喇沁部表,土默特部表;(3)敖汉部表,奈曼部表,巴林部表,扎噜特部表,阿噜科尔沁部表,翁牛特部表,克什克腾部表,喀尔喀左翼部表;(4)乌珠穆沁部表,浩齐特部表;(5)四子部落表,茂明安部表,乌喇特部表,喀尔喀左翼部表;(6)鄂尔多斯部表;(7)喀尔喀土谢图汗部表;(8)喀尔喀车臣汗部表;(9)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表;(10)喀尔喀赛音诺颜部表;(11)阿拉善厄鲁特部表,青海厄鲁特部表;(12)西藏部表,绰罗斯部表,杜尔伯特部表;(13)土尔扈特部表,和硕特部表;(14)哈密回部表,吐鲁番回部表;(15)居归化城之土默特表,居察哈尔之和硕特表,居黑龙江之厄鲁特表,居科布多之扎哈沁表;(16)居京师之回爵表,居新疆之回爵表;(17)至(19)、(20)科尔沁部及土谢图汗奥巴等传;(21)扎赉特部、杜尔伯特部及贝子蒙衮等传;(22)郭尔罗斯部及镇国公布木巴等传; (23)、(24)喀喇沁部及贝勒固噜思奇布等传;(25)土默特部及达尔汉镇国公善巴等传;(26)敖汉部及郡王班第等传; (27)奈曼部及郡王衮楚克传;(28)巴林部及郡王色布腾等传; (29)扎噜特部及贝勒内齐等传; (30)阿鲁科尔沁部及贝子穆彰传;(31)、(32)翁牛特部及杜棱郡王逊都棱等传;(33)克什克腾部、喀尔喀左翼部及贝勒衮布伊勒登、一等台吉索诺木传;(34)乌珠穆沁部及和硕车臣亲王多尔济等传;(35)浩齐特部及郡王博罗特、噶尔玛色旺传;(36)苏尼特部及郡王腾机思等传;(37)阿巴噶部及郡王多尔济等传;(38)阿巴哈纳尔及贝勒色棱墨尔根等传(39)四子部落及卓哩克图郡王鄂木布传;(40)茂明安部及一等台吉僧格等传;(41)乌喇特部及镇国公图巴等传;(42)喀尔喀右翼部及达尔汉亲王本塔尔等传;(43)、 (44)鄂尔多斯部及郡王额璘臣等传;(45)至(52)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及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等传;(53)至(60)喀尔喀车臣汗部及车臣汗乌默客等传;(61)至(68)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及扎萨克图汗策旺扎布等传;(69)至(78)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及和硕亲王善巴等传;(79)、(80)、(81)阿拉善厄鲁特部及贝勒和啰理等传;(82)至(90)青海厄鲁特部及亲王察罕丹津等传;(91)、(92)、(93)西藏部及镇国公珠尔默特策布登等传;(94)绰罗斯和硕亲王达瓦齐列传;(95)至(100)杜尔伯特部及特古斯库鲁克达赖汗车凌等传;(101)至(105)、土尔扈特部及卓哩克图汗渥巴锡等传; (106)、(107)、(108)和硕特部及土谢图贝勒恭格等传;(109)哈密“回部”及一等达尔汉额贝都拉传;(110)、(111)吐鲁番“回部”及郡王额敏和卓等传;(112)土默特辅国公喇嘛扎布、土默特左翼都统古禄格列传;(113)土默特右翼都统讬博克列传;(114)和硕特贝子纳噶察、辅国公色布腾等列传;(115)厄鲁特辅国公巴桑、一等台吉阿卜达什、扎哈沁三等公祃木特列传;(116)至(120)驻京和新疆各“回爵”霍集斯、鄂对等传。是书版本很多,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刻本,《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本,内府刻本,国学图书馆本。

猜你喜欢

  • 资治通鉴

    书名。宋司马光(1019—1086)撰。294卷, 《目录》、 《考异》各30卷。治平三年(1066)始撰,元丰七年(1084)成书,共历时19年。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字君实,号迁叟,世称涑水

  • 弘合撒兀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刺儿部分支之一。参见“札刺儿”(433页)。

  • 光陵

    金陵墓名。天会十四年(1136),熙宗追谥※完颜函普为景元皇帝,庙号始祖。皇统四年(1144),号其陵墓曰光陵。原在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正隆元年(1156)十月,迁葬于中都大房山(今北

  • 果权

    ?—1903清末将领。字振邦。满洲正蓝旗人。莫得里氏。吉林驻防。以骁骑校从副都统福珠里出师伊犁,以战功迁协领。玛纳斯既复,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驻车排子屯田。因前功晋副都统,赐“志勇巴图鲁”号。光绪十

  • 凉陉

    见“炭山” (1651页)。

  • 哈里分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十二年(1414)九月所设之哈儿分卫均作哈尔费延卫。

  • 达拉密

    清代军机处军机章京中所设的班领。满语音译,“为首”的意思。本身也是军机章京。戴※花翎。清制,军机处设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用为草拟和缮写谕旨等),满、汉各16员(光绪间汉员增至20人),各分为两

  • 库普勒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生活能维持自给的人家的称谓。即中等阶层。大多自种自食,不用靠借债或帮工维持生活,个别还收有养子。西盟佤族地区虽早已产生贫富分化,但迄至解放前夕仍不十分突出,故这一阶层

  • 忽章河

    见“药杀水”(1603页)。

  • 和罗噶路

    即金胡里改路。清文献改用此名。并认为,和罗噶(胡里改)非瑚里哈河(牡丹江),应是今乌苏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