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铁木儿不花

铁木儿不花

①元朝宗室。一作铁木而不花。蒙古孛儿只斤氏。元世祖孙,西平王※奥鲁赤子。至元末,乌思藏(今西藏)不靖,奉父命,率蒙古军及吐蕃军前往讨伐,并留驻军以确保地方道路及边防口岸之安全,于乌思(前藏)设驿站7、藏(后藏)设驿站4,由蒙古军驻各站并负责过往官员之供应。元贞二年(1296),率军讨平吐蕃阶州(今甘肃武都县)乱事。大德元年(1297)封镇西武靖王,赐驼纽镀金银印,以吐蕃各地为世袭领地。以朵哥麻思算木多地为镇西府(今青海互助县松多乡) ②元朝大臣。又译帖木儿不花、帖木儿不华。蒙古人。成宗朝,任通政使、武备卿。大德十一年(1307),武宗即位,任知枢密院事。奉命摘汉军万人,别立一卫,以完备五卫之制。遥授左丞相。至大元年(1308),加录军国重事。三年,任知枢密院事。四年,与中书右丞相塔思不花审理尚书省丞相脱虎脱、三宝奴等变乱旧章事。受封宣宁王。改宗正札鲁花赤。延祐六年(1319),为御史大夫。次年,英宗即位,复知枢密院事。至治元年(1321),以军士贫乏,奉命整治军政。顺帝元统三年(1335),复御史大夫。至元二年(1336),升中书平章政事。六年,晋左丞相。被顺帝誉为“嘉绩著闻”之相臣。 ③见“帖木儿不花”(1397页)。

猜你喜欢

  • 速古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速古为※伯德部下之一石烈。

  • 达海

    1595—1632满文改造者。满洲正蓝旗人,觉尔察氏。世居觉尔察,以地为姓。博洛孙。散秩大臣艾密第三子。9岁即通满、汉文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奉清太祖努尔哈赤命,居于宫禁,记注朝政、起草诏令

  • 纳延城

    即“乃颜城”(38页)。

  • 阿勒坦汗法典

    即“俺答汗法典”(1886页)。

  • 苏鲁克

    蒙古语音译,原意为“畜群”。通常指蒙古牧区牧工与牧主间的一种牲畜承放制度。清中叶以前蒙古封建王公贵族、旗府、寺院、上层喇嘛等把畜群托给属民代为放牧,称为“放苏鲁克”。一般是牲畜的乳、毛等归牧民,孳生畜

  • 蓝帐汗国

    ※钦察汗国内的半独立汗国。又称昔班兀鲁思。1243年,金帐汗国建立后,汗国统治者拔都将咸海以北及锡尔河一带封为其弟昔班(术赤第五子),形成蓝帐汗国。14世纪末、15世纪初与白帐汗国进行激烈斗争。白帐汗

  • 傣泐

    参见“傣”(2242页)、“傣族”(2244页)。

  • 贯只哥

    元朝大臣。畏兀儿人。湖广行省左丞相※阿里海牙之子,文学家※贯云石之父。大德至延祐初,任职湖广,官至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延祐二年(1315),迁江西行省平章政事。泰定元年(1324),调江浙行省。后任职于

  • 嘎久祥

    吐蕃嘎氏、久氏、祥氏三译师的统称。系指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著名译师※嘎哇贝孜、※久若禄益坚赞、※祥班德益西德三人。为吐蕃“九大译师”中之“三少译师”(《德乌佛教史》所记三少译师之名与此

  • 麻吾

    佤语音译。旧时云南西盟佤族中心区对高山耕地的一种称谓。一般是指在山腰以上的土地,这里气候比山麓冷,所种旱稻大多颗粒不够饱满。到解放前夕,耕地虽大部分已为各个个体家庭长期占有,但这种高山耕地因产量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