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铁木里克墓群

铁木里克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新源县城西北16公里铁木里克沟口附近。海拔983米。约有墓葬200座,均为土墩墓,大都呈南北方向排列。大型封堆高2—3米,直径20—30米,周围环有石圈;小型高50公分,直径7—10米。1981年新疆考古所曾发掘其中15座,墓葬形式有4种:竖穴单室木椁墓,大型土墩,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四壁多有生土二层台,台上铺圆木为椁室,四周压石块;竖穴双室木椁墓,中型土墩,长方形竖穴南北并列,内有简单木椁,以圆木和木条连接构成木框为葬具;竖穴填石墓,小型坟丘,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内层填以石板,人架于石板下,或一半架于石板下,一半于填土层中,也有全架于填石层以北填土层中;竖穴土洞墓,小型坟丘,竖穴大于洞室,尸骨或在竖穴或在洞室中。出土器物有陶壶、罐、钵、石臼、石磨盘,带柄铜镜、铜镞、铜锥及骨镞、小马具和小金器等。据碳14测定,可能为西汉以前活动于伊犁河流域塞种人遗存。

猜你喜欢

  • 团董

    国民党时在海南岛黎族地区所设管理黎峒的头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后,广东省府委任陈光汉为抚黎专员率部驻琼,为了加强对黎族地区的统治,改冯子材之黎峒总管制设,政府有事则责成其下达黎民,平时负责维持辖

  • 廉希贤

    1247—1275元朝大臣。字达甫,一名中都海牙。畏兀儿人。魏国公※布鲁海牙之侄。年20余,与从兄廉希宪同侍世祖,出入禁中,处事慎密。至元初,以北部王拘杀使者,奉世祖命往谕,致使王悔谢,以功受赏赐。进

  • 踏铜桥

    朝鲜族民间游戏之一。亦称踏瓦。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盛行。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农历正月十五日,“村民老弱成群夜出城外,鱼贯伏行,后前相续,连亘不绝。令一幼女子步行其上,左右扶掖,唱喏来

  • 斡亦剌惕

    即“斡亦剌”(2425页)。

  • 郎慈苗

    苗族之一支。居住在贵州威宁一带。有产翁坐褥习俗。父母将死俟气初绝时,将头扭向背后,谓之好看后人。今已无此习俗。详见“苗族”(1335页)。

  • 桑结嘉措

    1653—1705清代西藏地方官员、学者。藏族。生于拉萨北部仲曼。阿苏之子,为西藏地方第二任第巴之侄。自幼受其叔教养,聪颖好学。深得五世达赖喇嘛器重和培养,成为学者和善理政务之官员。崇信格鲁派,兼信宁

  • 金永昌

    见“阿拉坦敖其尔”(1243页)。

  • 辛古不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景宗※彰愍宫

  • 陆叡

    ?—496北魏大臣。字思弼。鲜卑陆氏(步六孤氏)。平原王陆丽次子。年10余岁,袭父爵为抚军大将军、平原王。沈雅好学,折节下士。任北征都督,拜北部长,转尚书,加散骑常侍。太和八年(484),与陇西公元琛

  • 辽史纪事本末

    书名。清末李有棠(1837—1905)撰。40卷,卷首有《帝系考》和《纪年表》。分正文和考异两部分。正文将辽朝有关政治、军事与掌故的重大事件区别条流,各从其类。考异则兼采群书,用小注的形式把诸书异同分